[发明专利]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及其降噪家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9127.9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4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吕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可朗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吸声 室内吸声 宽频带 降噪 家具 房屋内部空间 模组化设计 声波 内部噪声 施工效率 相邻界面 交汇处 吸声体 墙面 声压 透声 房屋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及其降噪家具,包括构成房屋内部空间的界面,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界面的相邻界面交汇处的吸声模组,所述吸声模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吸声体,所述箱体至少有一侧壁设置有透声面。以此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吸声模组的设置,利用声波在坚硬墙面同相反射加强声压的特性,有效降低房屋内部噪声,且采用模组化设计,能够使得施工更加方便快捷,继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及其降噪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降噪,多采用传统整体吸声吊顶,整体吸声墙面构件,铺设地毯,安装窗帘,摆放吸音屏风,在天花板上悬挂各种帆布,圆柱反射体等措施。传统产品价格高,安装较为复杂,不易清洁维修,不易旧屋加装,且占用较大有效空间面积和体积。而且有效作用的频率范围各不相同,大多为在250-4000Hz。大部分产品仅考虑500Hz以上的频率。目前国内外不少规范,对语言用途为主的教室,会议室等房间,对混响时间几乎都只对500Hz提出要求,对于其他频段,特别是低频段基本没有要求。但是近年来不论国际上还是国内都已有不少学者关注了低频噪声的危害,因为大多数噪声的低频成分较高,特别是交通噪声和工业噪声。而各种隔声结构的隔声效果,在低频却是最低的。而且语言在低频有不可忽略的能量,这些能量还会激发小房间内的简正振动(驻波),从而加强了声场中部分低频成分。又因高声级低频对中高频掩蔽效应存在不对称特性等现象,都掩蔽了对清晰度极为重要的中、高频,最终影响语言的可懂度。因此,为了提高语言可懂度,必须在小房间抑制低频驻波,减低外来噪声和室内自身产生的噪声,空间内减低低频噪声的影响,就必须加大室内低频至少从63Hz开始的阻尼。目前市场上针对低频的降噪产品不是价格高昂就是体积庞大,多为专业声学降噪领域所开发。针对民用(包括教学场地)开发的宽(全)频吸声产品基本处于空白状态(63-1000Hz)。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收室内噪声,且方便安装的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及其降噪家具。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包括构成房屋内部空间的界面,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界面的相邻界面交汇处的吸声模组,所述吸声模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吸声体,所述箱体至少有一侧壁设置有透声面。
其中,所述吸声体的横截面的宽度及高度均大于200mm。
其中,所述吸声体的作用频率范围大于50Hz。
其中,所述吸声模组安装于所述室内空间的三面交汇处或两面交汇处。
其中,所述透声面朝向与所述透声面相对的墙面、地面或天花板。
其中,设置有所述透声面的箱体壁设置为穿孔石膏板、穿孔金属板、穿孔木板或无纺布;所述吸声体设置为矿物棉、玻璃棉、聚酯纤维、三聚氰胺泡沫板、或玻璃泡沫板。
其中,所述箱体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半圆形、或1/4圆形。
其中,所述透声面设置有用于遮盖所述透声孔的防护罩。
其中,所述吸声模组贯穿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内穿设有风管、输电管线、或消防管路。
一种降噪家具,包括上述所述的吸声模组,以及与所述吸声模组相配合的家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包括构成房屋内部空间的界面,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界面的相邻界面交汇处的吸声模组,所述吸声模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吸声体,所述箱体至少有一侧壁设置有透声面。以此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吸声模组的设置,利用声波在坚硬墙面同相反射加强声压的特性,有效降低房屋内部噪声,且采用模组化设计,能够使得施工更加方便快捷,继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可朗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可朗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91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