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辊矫正机投入口侧的长工件支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8417.1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哲也;铃木贤一;境祐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43/08 | 分类号: | B21D43/08;B21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张谟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正 投入 工件 支承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长工件表面产生擦伤的辊矫正机投入口侧的长工件支承辊。本发明以在辊矫正机投入口侧引导/支承辊(2、4)沿着工件输送线(L)排列配置、另一方面长工件(W)由各引导/支承辊(2、4)一边支承一边输送并被投入辊矫正机(1)的矫正辊(10)的长工件支承机构为对象。引导/支承辊(2、4)中的至少1个由具备能够互相独立地绕轴心旋转的一对辊主体(51a、51b)的分割型辊(5)构成。构成为,由一方侧的辊主体(51a)的外周面来支承长工件外周面的一方侧半部分的下侧部,并且由另一方侧的辊主体(51b)的外周面来支承长工件外周面的另一方侧半部分的下侧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例如铝制管材等长工件进行矫正的辊矫正机中的工件投入口侧设置的辊矫正机投入口侧的长工件支承机构及其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照相装置的感光鼓用基体,多数使用对挤出加工所得的铝制管材进行拉拔加工而得到的拉拔管、所谓的ED管。
作为感光鼓用基体的ED管,在要求高的表面精度的同时也要求高的尺寸精度。尤其是严格要求直线度、即在轴心方向上没有起伏和/或弯曲。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以往以来一般是,对于作为经过了挤出加工和拉拔加工的长工件的ED管,为了使其直线度提高而实施矫正加工,将该矫正后的工件切断成预定尺寸并作为感光鼓用基体来使用。
如下述专利文献1、2所示那样,长工件的矫正加工通常是使用辊矫正机来进行的。辊矫正机具备沿着长工件的输送线配置的在上下成一对的许多组鼓状矫正辊。并且,通过使管状的长工件在该上下矫正辊之间的工件输送线上引导通过,由此一边对长工件赋予利用矫正辊的驱动力实现的绕自身轴旋转(日文:自軸回転)一边将长工件向下游侧送出,其间进行直线度和/或圆度的矫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94036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52113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辊矫正机中的矫正辊跟前的工件投入口侧,设置有对长工件一边进行支承一边进行输送的引导辊、支承辊等引导/支承辊。如图5所示,该引导/支承辊100使用在外周面形成有在周向上连续的V槽102的硬质氨基甲酸酯树脂制的被称为V型辊的形态的辊,旋转轴101相对于长工件W的输送方向(朝向该图纸面垂直的方向)正交且水平地配置。并且,通过在长工件W的下部两侧的2个点被支承于引导/支承辊100中的V槽102的内周面的状态下辊100旋转,由此引导/支承辊100上的长工件W被输送并被投入一对矫正辊之间进行矫正。
另一方面,通过矫正辊的长工件W如前文所述那样绕轴心旋转,因此例如若在长工件W的后端部被支承于支承辊100的状态下、前端部(顶端部)被导入矫正辊之间,则如该图的箭头符号所示长工件W会在支承辊100上一边绕轴心向该图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边被输送。若那样做,则会产生下述课题:在长工件W的外周面相对于引导/支承辊100的V槽内周面发生周向上的滑动,因滑动摩擦而在长工件W的外周面产生有害的擦伤,长工件W的质量下降。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是鉴于相关技术中的上述的和/或其他的问题点而做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已有的方法和/或装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在长工件表面产生擦伤、并能够作为长工件而维持高质量的辊矫正机投入口侧的长工件支承辊及其相关技术。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通过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来明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备以下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8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材料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换模设备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