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荆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8380.2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康文艺;李昌勤;何楠;王鹏禹;呼谧允;张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48 | 分类号: | A61K36/48;A61P7/02;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杨海霞 |
地址: | 475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荆 提取物 及其 提取 方法 制备 血栓 药物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紫荆叶用乙醇加热提取,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干燥得总提取物;总提取物过D101大孔树脂,用0―95%的乙醇‑水混合液梯度洗脱,20%部位拌样后过减压柱,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梯度洗脱,过Sephadex LH‑20柱,即得紫荆提取物。本发明经试验发现:紫荆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凝血作用,且疗效显著,可用于制备抗血栓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或/和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荆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在制备治疗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是许多疾病如心肌梗死、缺血性碎死、深静脉血栓等的基本病理过程,它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它的形成与血小板的聚集、粘附,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以及纤维蛋白的形成密切相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栓疾病引起的死亡已经排到了第一位。动脉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了斑块的破裂,使血液里的血小板发生聚集,激活了体内的凝血系统,最后导致血栓形成。一旦堵塞以后就会发生组织的缺血和坏死,产生严重的后果。在动脉血栓性疾病的急性或特殊状态下,需要辅助使用抗血栓药物,才能达到更好的抗血栓效果。
紫荆(Cercis chinensis)为豆科紫荆属植物,在亚洲东部、欧洲南部和北美等均有分布,在中国,紫荆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主要为观赏植物。《中药大辞典》记载,紫荆具有活血行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紫荆花可用于治疗风湿骨痛、鼻中疳疮;紫荆果可治疗咳嗽。国内外对紫荆叶化学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报道极少。目前,尚没有紫荆叶对大鼠血栓治疗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功能血栓的紫荆提取物,其治疗效果显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紫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紫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将紫荆叶用乙醇加热提取,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干燥得总提取物;总提取物过D101大孔树脂,用0―95%的乙醇-水混合液梯度洗脱,20%部位拌样后过减压柱,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梯度洗脱,过Sephadex LH-20柱,即得紫荆提取物。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紫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具体为:将干燥紫荆叶用65―75%乙醇于45―55℃加热提取2―4次,每次提取2―4h,合并提取液并经减压浓缩、干燥得总提取物;总提取物过D101大孔树脂,用0―95%的乙醇-水混合液梯度洗脱,20%部位拌样后过减压柱,用体积比为10:1―3:1的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梯度洗脱,5:1部位过Sephadex LH-20柱,即得紫荆提取物。
本发明提供了采用上述提取方法制备得到的紫荆提取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紫荆提取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紫荆提取物的具体用量可以是:2.5mg/kg、5 m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8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淫羊藿饮片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