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牙楤木组培苗的高效诱导及移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8359.2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4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华;胡伟;佟立君;刘克武;张晓华;张学义;高敬武;毕连东;陈宇;颜冰;张顺捷;刘刚;谢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15701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牙楤木组培苗 高效 诱导 移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牙楤木组培苗的高效诱导及移栽方法:(1)取少刺龙牙楤木叶片或者叶柄,于2,4‑D培养基中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2)在含有2,4‑D的培养基中维持与增殖胚性愈伤组织;(3)在添加IBA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成熟体细胞胚;(4)在添加IBA的培养基中培养萌发,得再生植株;(5)再生植株生根和壮根培养;(6)生根组培苗室外移栽。其中(3)(4)步骤方法相同,因而利用该方法只需两至三个月即可得到再生植株,可实现龙牙楤木苗木的规模化、短周期、高繁殖率、低成本的工厂化生产。本发明还可作为基因工程的桥梁,缩短育种周期大幅度缩短林木育种与繁殖周期,为该树种的基因工程改良工作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细胞工程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龙牙楤木组培苗的高效诱导及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龙牙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又名刺嫩芽、刺老鸦、虎阳刺、刺龙牙、鹊不踏,属于五加科(Araliaceae)楤木属(Aralia Linn.),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是传统的食药兼用植物。龙牙楤木嫩茎叶鲜嫩清香,含有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铁、锰、钛、镍、铜、钴、锗等,且含量比人参中的含量高,特别是锗的含量比人参高3.6倍,被认为是山野菜中的最上品。其根皮具有强壮筋骨、祛风除湿和补气安神等功效。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肝炎和慢性胃炎等疾病,多年来深受国内和东南亚国家消费者的青睐。
龙牙楤木主要分布在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东部,长白山、小兴安岭较多,朝鲜、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亦有分布采取嫩芽食用,是许多地方目前最常见的开发用途之一。刺嫩芽适应性强,喜疏松肥沃偏酸性的土壤和湿润的环境条件,但也较耐旱、耐瘠、耐寒。忌土壤粘重、排水不畅。PH适应范围5.5-8。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下,生长茂盛并适度耐荫。可作为生态林、保健食用林和药用林。龙牙楤木的食用和药用方面的价值使得其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刺嫩芽自然资源不足,野生的食用的嫩芽产量、药用根皮的产量均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导致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目前国内外对刺嫩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药用成分的提取、药理作用和经济林营建几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楤木属植物小枝疏生多数细刺,对采摘嫩芽造成一定困难,日本无刺楤木不耐寒在北方很难越冬生存。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2010年公开的论文《龙牙楤木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公开了采用IBA作为主要的诱导剂处理无菌实生苗的叶片、叶柄、根段,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然后经过分化产生体细胞胚,继而萌发成体胚苗。《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公开的论文《龙牙楤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研究》,公开采用野生龙牙楤木当年形成越冬枝条并以休眠芽刚刚萌发茎尖为组织培养材料进行快速繁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S+NAA 1.0mg·L-1+BA 1.5mg·L-1+GA30.2mg·L-1诱导培养不定芽及继代培养;用1/2MS+BA0.1mg·L-1+IBA 0.5mg·L-1进行生根培养;用珍珠岩+落叶松腐殖土(1:1)炼苗。通过龙牙楤木体细胞胚发生的组织培养育苗技术可缩短该树种的育种周期,但不同取材、培养方法及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增值率及再生率有显著影响。现有技术中,关于本发明龙牙楤木组培苗的高效诱导及移栽方法,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龙牙楤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龙牙楤木组培苗的高效诱导及移栽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龙牙楤木组培苗的高效诱导及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少刺龙牙楤木叶片或者叶柄接种在添加2,4-D 0.5~3.0mg·L-1,蔗糖20g·L-1,琼脂5.5g·L-1的MS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8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野生药材朱砂莲组培快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