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显示屏的显示调整方法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4324.1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6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钢;党鹏乐;钱蓉晖;夏贤旭;陈岚;王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065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显示屏 显示 调整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显示屏的显示调整方法及显示装置,在可折叠显示屏被折叠时,可以在主屏幕上创建能够操作被主屏幕遮挡的其余子屏幕的快捷操作方式,方便用户使用,同时避免折叠时直接将被遮挡的其余子屏幕上的所有显示对象直接移动到主屏幕上而造成的主屏幕凌乱的问题,提高主屏幕显示的整洁度;此外,在被折叠后的可折叠显示屏被展开时,可以根据当前的展开和折叠情况重新定义主屏幕,将展开的子屏幕上的显示对象有序的显示出来,同时在所述新的主屏幕上保留或重新创建能够操作仍被新的主屏幕遮挡的其余子屏幕的快捷操作方式,从而可以在被折叠后的可折叠显示屏被展开时也能对主屏幕上的显示画面进行整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屏的显示调整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于移动终端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折叠的显示屏(即折叠屏幕)作为移动终端中一种较为先进的显示技术,可以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移动终端既能够利于携带,又能够具有大尺寸屏幕的观看效果。
可折叠的显示屏的显示桌面上可以显示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桌面图标,用户可以通过对桌面图标进行操作来开启响应的应用程序。目前,可折叠的显示屏显示桌面图标方法,一种是无论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均保持各个桌面图标的位置不动,这种情况下,被折叠起来的图标需要待显示屏展开后才能再次操作,造成一定的操作困扰;另一种是根据折叠状态还是展开状态,将所有桌面图标自动移动到一个用户能够直接看到的子屏幕上,即实现单屏汇总显示,由此,很容易造成桌面图标凌乱,用户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找到想要操作的桌面图标,非常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屏的显示调整方法及显示装置,能够根据显示屏的折叠和展开状态对显示对象进行规律、有序的调整,保证显示屏显示面的整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屏的显示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可折叠显示屏被折叠出多个子屏幕时,选择至少一个所述子屏幕作为主屏幕;以及
在所述主屏幕上创建能够操作其余子屏幕的快捷操作方式。
可选的,在一可折叠显示屏被折叠出多个子屏幕时,选择至少一个所述子屏幕作为主屏幕的步骤包括:
在一可折叠显示屏沿至少一条折叠线被折叠时,获取相应的折叠信息;
依据所述折叠信息确定所述可折叠显示屏被折叠出的各个子屏幕,并根据所述可折叠显示屏上的各个显示对象在各个子屏幕上的位置分配到相应的子屏幕上,其中,展向用户的子屏幕定义为用于当前显示的主屏幕,其余的子屏幕处于被所述主屏幕遮挡的折叠状态。
可选的,根据所述可折叠显示屏上的各个显示对象在各个子屏幕上的位置分配到相应的子屏幕上时,当某折叠线穿过一个显示对象时,根据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折叠线两侧的面积大小,将所述显示对象归属至面积大一侧的子屏幕。
可选的,在所述主屏幕上创建的能够操作其余子屏幕的快捷操作方式为能够操作相应的子屏幕上的所有显示对象的快捷操作方式。
可选的,在所述主屏幕上创建与各个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子屏幕一一对应的文件夹作为所述快捷操作方式,所述文件夹中的内容对应相应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子屏幕上的所有显示对象。
可选的,所述文件夹以列表的方式或卡片层叠的方式显示对应的子屏幕上的所有显示对象;或者,所述文件夹以缩小显示对应的子屏幕上的所有显示对象的形式来显示对应的子屏幕上的所有显示对象,所述文件夹中各个显示对象的排布与对应的子屏幕上的各个显示对象的排布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4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