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3762.6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1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杜雅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62;G06T17/00;G06T7/2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检测图像 移动轨迹 活体检测 人脸 图像采集装置 方法和装置 三维重建 指令 认证请求 活体 匹配 采集 拍摄 响应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响应于接收到认证请求,生成移动轨迹指令;基于拍摄待检测图像的图像采集装置所采集的至少两个待检测图像,判断图像采集装置的实际移动轨迹是否与移动轨迹指令所指示的移动轨迹相匹配,其中,各待检测图像均包括人脸对象;若是,则对所获取的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对象进行三维重建;以及基于三维重建结果,确定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对象是否为人脸活体。该实施方式提高了活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鉴权(authentication),是指用于验证用户是否拥有访问系统的权利的操作。
传统的鉴权通常是通过密码来验证的。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每个获得密码的用户都已经被授权。在建立用户时,就为此用户分配一个密码,用户的密码可以由管理员指定,也可以由用户自行申请。
为避免密码验证容易被攻击者通过撞库、拖库等方式窃取密码,从而伪装成认证用户,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了通过识别用户的人脸图像来判断该用户是否为认证用户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认证请求,生成移动轨迹指令;基于拍摄待检测图像的图像采集装置所采集的至少两个待检测图像,判断图像采集装置的实际移动轨迹是否与移动轨迹指令所指示的移动轨迹相匹配,其中,各待检测图像均包括人脸对象;若是,则对所获取的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对象进行三维重建;以及基于三维重建结果,确定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对象是否为人脸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拍摄待检测图像的图像采集装置所采集的至少两个待检测图像,判断图像采集装置的实际移动轨迹是否与移动轨迹指令所指示的移动轨迹相匹配,包括:提取各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对象的特征点;对从不同待检测图像中提取出的特征点进行特征匹配以得到匹配点对集合;基于匹配点对集合中的匹配点对,对拍摄待检测图像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相对位姿估计,其中,相对位姿用于表征图像采集装置在采集各待检测人脸图像时的位姿差异;以及基于位姿估计结果,判断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各待检测图像时的位置是否处于移动轨迹指令所指示的移动轨迹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获取的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对象进行三维重建,包括:基于匹配点对集合中的匹配点对和相对位姿估计结果,对人脸对象进行重建得到三维人脸特征点;将三维人脸特征点在各待检测图像上的重投影误差作为能量函数,采用莱文伯格-马夸特算法优化图像采集装置的内参数、外参数以及三维人脸特征点;以及基于极线约束和灰度一致性约束,对以与各个优化后的三维人脸特征点对应的匹配点对为中心且具有预设大小的图像块进行三维重建。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三维重建结果,确定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对象是否为人脸活体,包括:对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将经标准化处理之后的三维重建结果输入预先训练的三维人脸识别模型,以确定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对象是否为人脸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基于预先设置的双眼间距与三维重建结果所指示的人脸对象的实际双眼间距之比,对三维重建结果进行尺度调整;以及基于预先设置的人眼与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对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方向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经标准化处理之后的三维重建结果输入预先训练的三维人脸识别模型,以确定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对象是否为人脸活体之前,活体检测方法还包括:基于预先标注的训练样本数据,训练预先建立的初始人脸识别模型,以得到预先训练的三维人脸识别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体检测方法还包括:若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对象为人脸活体,则对人脸对象进行鉴权,以确定人脸对象所指示的用户是否为认证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3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