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干式面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3724.0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8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华;刘凡;普丹丹;冯向伟;杨明霞;曹秋玲;齐瑞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94;A61K8/81;A61K8/73;A61K8/02;A61K8/64;A61Q19/00;D01D5/00;D04H1/728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119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面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纤维干式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聚乙烯醇水溶液、壳聚糖水溶液、透明质酸钠溶液以及营养液的制备;将上述制备产物混合作为纺丝液进行多针头静电纺丝,使用面膜用无纺布基材作为接收屏,最终在面膜无纺布基材上形成一层纳米纤维膜,制成复合纤维膜;在70‑80℃烘干2‑5分钟;分切、成形、密封包装和灭菌,即得。本发明将面膜液中的有效成分混合到聚乙烯醇纺丝基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制备成纳米纤维并固定在面膜无纺布上,使用时将面膜取出,在正面喷洒适量的纯净水,使面膜充分湿润即可面敷。由于使用前含水量极低,且加入了壳聚糖类天然抗菌成分,延长了保质期,而且也便于运输储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膜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纤维干式面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膜是护理面部皮肤的重要化妆品之一,其形式主要有泥膏型、撕拉型、冻胶型、湿纸巾型四种,其中湿巾型面膜由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深受广大女性的青睐。湿纸巾型面膜是以无纺布基材辅以营养成分和药物,涂敷于面部,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面膜中的水分及营养物质渗入肌肤表皮的角质层,使皮肤变得柔软并富有弹性,因此受到广大女性的喜爱。但是现在面膜存在以下问题:1.面膜浸在营养液中,取出或面敷过程中营养液难免滴落,特别是在面敷过程中,粘稠的营养液如果滴落到衣服上衣服会产生污垢,如果滴落到皮肤上,使用者会很不舒服;2.面膜浸在营养液中保存,包装袋中往往储存过量营养液既浪费又增加成本。3.营养液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液体即使在灭菌后也容易腐坏或滋生细菌,导致安全隐患;4.液态包装需要防止包装袋被扎破,既不利于运输储存也会增加包装成本。
为了解决此问题,专利CN106880504A、CN1066677和CN1067266A都曾经公布了一种干式面膜的制作方法,其制作核心步骤都是将面膜纸浸泡营养液然后烘干,此方法需要配置大量营养液作为浸泡原液,而营养液往往价格昂贵,这样既会造成浪费也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纤维干式面膜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面膜浸泡在营养液中造成营养液浪费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达到了避免细菌滋生、护肤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纳米纤维干式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合度500-2500,醇解度小于90%聚乙烯醇切片放入去离子水中,在室温搅拌0.5-1小时将试样充分溶胀,然后快速加热到60℃以上搅拌1-3小时,制得10-2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2)将羧甲基壳聚糖在常温下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质量分数为1- 10%的壳聚糖水溶液;
3)将透明质酸钠溶在质量分数为10%的醋酸水溶液中室温下搅拌5-24h,得到质量分数为0.1%-1%的透明质酸钠溶液;
4)将丝胶蛋白、丝素肽或中草药原料提取液溶于水中制备质量分数为5-10%的营养液;
5)将步骤2)、3)、4)所制备产物分别加入到步骤1)所制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壳聚糖、透明质酸钠、营养液的混合溶液作为纺丝液;
6)将步骤5)所得混合溶液进行多针头静电纺丝,使用面膜用无纺布基材作为接收屏,最终在面膜无纺布基材上形成一层纳米纤维膜,制成复合纤维膜;
7)将上述复合纤维膜在70-80℃烘干2-5分钟;
8)分切、成形、密封包装和灭菌。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羧甲基壳聚糖为羧化度为83.58%、相对分子量大于5000的壳聚糖。
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聚乙烯醇:壳聚糖:透明质酸钠:丝胶蛋白重量比为1:0.05-0.1:0.01-0.05: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3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