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霉菌毒素降解菌降解效率的菌种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2780.2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马秋刚;赵丽红;计成;张建云;李美玲;郑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6 | 分类号: | C12N1/36;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霉菌 毒素 降解 效率 菌种 驯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微生物技术领域的一种提高霉菌毒素降解菌降解效率的菌种驯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降解菌活化;将活化后的降解菌在霉菌毒素浓度递增的一系列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本发明提供的提高霉菌毒素降解菌降解效率的菌种驯化方法,没有使降解菌的霉菌毒素降解效率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逐渐降低,而是通过梯度毒素浓度培养基诱导,反而提高了降解菌降解效率,按照本发明的方法,霉菌毒素降解效率可以调高到95%。另外,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有效,驯化时间短,适合大量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提高霉菌毒素降解菌降解效率的菌种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和安全性的普遍关注以及研究者对霉菌毒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原料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也日益引起动物营养界和饲料界的重视。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其中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严重的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等。AFB1中毒主要表现为对肝脏的损伤,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饲料利用率降低以及贫血等。ZEN具有类雌性激素的作用,可与子宫内雌激素受体不可逆结合,从而影响动物的生殖生理。DON可在人与动物体内蓄积,诱发急性或慢性疾病,具有致畸性、神经毒性、胚胎毒性和免疫抑制等作用。
迄今为止,已知的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然而,物理和化学的脱毒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均有其弊端:脱毒不彻底、二次污染等。利用微生物脱毒的方法有很多报道,多集中在野生菌的筛选。但是野生菌的优良特质容易在传代中逐渐丢失。如何保持并提高筛选得到的野生菌的优良特质是一个国际性技术难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霉菌毒素降解菌野生株优良特质容易在传代中逐渐丢失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霉菌毒素降解菌降解效率的菌种驯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霉菌毒素降解菌降解效率的菌种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降解菌活化;
将活化后的降解菌在霉菌毒素浓度递增的一系列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
上述菌种驯化方法中,所述霉菌毒素浓度以原始培养基中的霉菌毒素浓度为100%进行设置,所述原始培养基中的霉菌毒素浓度为25ppb。
上述菌种驯化方法中,所述霉菌毒素浓度递增的一系列培养基中,以原始培养基中的霉菌毒素浓度为基准,最低霉菌毒素浓度为5%-25%,最高霉菌毒素浓度为20000%-40000%,设置浓度梯度为3个或3个以上。
上述菌种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霉菌毒素浓度递增的一系列培养基设置为3-5个,所述培养基选自:5%-25%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25%-5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50%-1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100%-5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500%-10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
上述菌种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霉菌毒素浓度递增的一系列培养基设置浓度梯度为3-5个,所述培养基选自:50%-25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250%-5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500%-10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1000%-50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5000%-100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
上述菌种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霉菌毒素浓度递增的一系列培养基设置浓度梯度为3-5个,所述培养基选自:200%-10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1000%-20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2000%-40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4000%-200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20000%-40000%霉菌毒素浓度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2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