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传感器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0499.5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勇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传感器 高速 无线 数据传输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了综合传感器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MCU单元、高频发射单元、以及天线;所述MCU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综合传感器的多种信号,并且用于将其中的模拟量信号转换成数字量信号后发送至所述高频发射单元;所述高频发射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字量信号,并且用于通过所述天线进行发送。本发明提出的综合传感器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结构简单合理、稳定可靠、体积小,并且传输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用综合传感器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用综合传感器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为贯彻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公司党组工作部署,解决配电网规模化建设改造中增量设备配电自动化覆盖以及一二次设备不匹配的问题,同时实现线损“四分”(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同期管理目标,扎实推进10千伏同期分线线损管理,不断提高线损管理精益化水平,提升公司经营效益,提出配电设备一二次融合技术方案。
运检部于2016年5月启动配电设备一二融合工作,由中国电科院配电所总体技术牵头开展此项工作。
依据配电设备一二次融合技术方案总体推进思路,通过提高配电一、二次设备的标准化、集成化水平,提升配电设备运行水平、运维质量与效率,满足线损管理的技术要求,服务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
为了稳妥推进一、二次融合技术,协调传统成熟技术的可靠性与新技术不确定性之间矛盾,本技术方案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配电设备的一二次成套阶段,主要工作为将常规电磁式互感器(零序电压除外)与一次本体设备组合,并采用标准化航空插接头与终端设备进行测量、计量、控制信息交互,实现一二次成套设备招标采购与检测。第二阶段为配电设备的一二次融合阶段,结合一次设备标准化设计工作同步开展,主要工作为将一次本体设备、高精度传感器与二次终端设备融合,实现“可靠性、小型化、平台化、通用性、经济性”目标。
由于一二次融合综合传感器的计量及快速保护要求,传输的速度要求很高,普通无线发射模块的速度远远不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综合传感器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结构简单合理、稳定可靠、体积小,并且传输速度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综合传感器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MCU单元、高频发射单元、以及天线;
所述MCU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综合传感器的多种信号,并且用于将其中的模拟量信号转换成数字量信号后发送至所述高频发射单元;
所述高频发射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字量信号,并且用于通过所述天线进行发送。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MCU单元包括芯片I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以及晶振M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VCC电压,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容C1的公共接点提供所述芯片IC1连接;
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3、以及所述晶振M1构成晶振单元,所述晶振单元提供所述芯片IC1连接;
所述电容C4的一端提供所述芯片IC1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4、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7、所述电阻R8、以及所述电阻R9构成排阻单元,所述排阻单元提供所述芯片IC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勇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勇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04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