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主动通讯实现气瓶全封闭在线监管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9342.0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4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H04L67/025;H04L67/1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祺知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6 | 代理人: | 何文聪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主动 通讯 实现 气瓶全 封闭 在线 监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通讯实现气瓶全封闭在线监管的系统,包括电子信息标签、充装站接收器、客户端接收器、固定接收器、车载接收器、便携接收器、一键呼叫接收器、移动式电子信息标签管理器和管理云平台,其方法为利用移动式电子信息标签管理器和信息管理APP将安装在气瓶上的电子信息标签与气瓶信息一对一绑定,通过电子信息标签主动发射信号,与各接收器建立联系,然后利用互联网通讯技术与云平台建立服务连接,在云平台上实现对气瓶的实时在线监控和管理。本发明能解决当前气瓶管理方法的各种管理短板和漏洞,能降低气瓶的安全隐患,提高气瓶的监管水平,适合各类燃气公司与监管部门对辖下的气瓶以及运营中各环节的行为进行实时在线监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石油气瓶的监管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主动通讯实现气瓶全封闭在线监管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行业内普通采用的气瓶管理方法因技术更新、漏洞暴露,导致气瓶的监管出现漏洞,形成了管理短板。现行的监管技术已无法满足现时的客户需求和气瓶监管要求,既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气瓶管理方法主要利用二维码、无源RFID芯片、NFC芯片等,通过人工操作扫描设备来获取信息。但根据应用调研和用户反馈,采用这些原始的管理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气瓶信息滞后,无法对气瓶进行实时的在线管理;(2)气瓶使用过程中,无法形成完整的闭合环节进行全程、实时、在线管理,尤其客户端的气瓶,长期处于管理真空状态;(3)违规使用、违法充装气瓶的行为不能及时得到监管,甚至无法察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气瓶管理环节中人为的因素影响;(4)系统外的违规组装、超服役期使用等违规气瓶依然可以存在和使用,且不易被发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5)已经加装了二维码、无源芯片的气瓶仍然可以进行交叉充装且不易被发现;(6)大量复制的二维码出现,系统无法识别真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现行监管技术和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主动通讯实现气瓶全封闭在线监管的方法,实现对气瓶信息与状态的在线查询、监控、管理。同时,通过关键节点的设置,对于气瓶跨区域充装、非法充装过期气瓶等违法行为,以及气瓶脱离封闭在线环境等异常情况,云平台都能实时监管和及时警示,达到更好的监管效果。
本发明采用全新的技术方案,改进了监管设备,将原来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模式,在气瓶端安装有源的电子信息标签,在所有涉及到气瓶的地方通过各类型接收器建立起封闭的运作环境,定时向管理云平台发送气瓶的状态信息,并由管理平台对气瓶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信息进行封闭、实时、在线管理。本发明结合了新的监管设备方案与云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气瓶的有效监管。
为实现本发明所述的新的监管技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另一些技术问题包括:
电子信息标签的安全、尺寸和供电时间问题,既要确保电子信标的安全,实现实时在线管理,还要确保低功耗,使电子信标满足防爆要求和待机时间要求;新型物联网技术在百万级以上气瓶监管场景中的应用;管理云平台的接口程序、特定设置及信息处理和管理;对终端客户服务请求的响应;如何形成封闭的气瓶循环系统,实时进行监控管理,杜绝气瓶流失、非自有产权瓶充装以及使用过期气瓶等情况的发生。
要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方法如下:
利用窄带物联网传输技术(在本发明中,主要采用原生2.4G无线通信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但技术思路亦不限于蓝牙、ZigBee、RFID、NB-loT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了充装站接收器、客户端接收器、固定接收器、车载接收器、便携接收器、一键呼叫接收器等多种类型的接收器,将接收器布置于所有气瓶循环流通的各环节,形成封闭的物联网系统。
该基于主动通讯方式实现气瓶全封闭在线监管的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9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