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9257.4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6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印;罗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业识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炬盛德激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12;B23K26/062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面板 焊接 焊接工艺 激光焊接 脉冲激光 加强板 无色 无痕 焊点 色差 热量积累 工艺流程 焊接点 加强筋 背面 穿透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尤其涉及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将加强板激光焊接至不锈钢面板的背面,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升了不锈钢面板的强度。控制焊点不穿透不锈钢面板的表面,使得焊接后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迹;并且通过控制焊接点的热量积累,避免焊接后出现色差,从而保证了不锈钢面板的外观。整个焊接工艺流程简单、快速,焊接后的不锈钢面板与加强板的抗拉强度达到100kg/cm2左右,不易失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尤其涉及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既减少钢材重量,又满足不锈钢面板的强度要求,会采取在面板后连接加强筋板的办法。例如在电梯行业中,为了降低轿厢的材料投入成本和运行重量(成本),一般采用将非不锈钢加强板与不锈钢面板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提高不锈钢面板的强度。现有技术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粘接的方式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失效脱落,易造成事故,而且对于加强板的选用也有较大的限制,并不耐用。
当然,最好的连接方式是焊接。但对于轿厢来说,不锈钢面板的表面美观度也是一个必备的技术指标。在国内、国际上有多家企业、科研机构尝试了各种焊接方法,但是,由于焊接后不锈钢面板的表面留有较为明显的焊接痕迹和明显的色差影响外观而不能应用。历经多年,也没有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锈钢面板焊接会在表面留下色差或痕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不锈钢面板固定在夹具上,加强板层叠式放置到不锈钢面板背面,且通过夹具将不锈钢面板与加强板夹紧;
b、将加强板与激光焊头相对,设置好参数进行脉冲激光焊接,使焊点穿透所述加强板并控制焊点在不锈钢面板上的熔融深度不超过所述不锈钢面板的厚度;
c、松开夹具,取下不锈钢面板。
如上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所述步骤b中在焊接过程中还通入惰性保护气体。
如上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所述步骤b中设置脉冲激光的参数包括激光焊头的功率P以及激光焊头的移动速度V。
如上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所述激光器的功率P为100W至2000W。
如上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所述激光焊头的移动速度V为2mm/s至200mm/s。
如上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所述步骤b中设置脉冲激光焊接的参数还包括脉冲峰值、脉冲能量以及脉冲频率和脉冲波形。
如上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所述脉冲峰值的范围为1KW至9.9KW,所述脉冲能量的范围为10J至100J,所述脉冲频率为2HZ至300HZ。
如上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所述脉冲波形为在矩形波上叠加三角形波形的组合波形,且所述矩形波的宽度为10至20微秒,所述三角形波形的高度为所述矩形波高度的3%至30%。
如上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所述加强板为镀锌板,所述镀锌板的厚度为0.8mm至2mm。
如上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的不锈钢面板表面无痕无色差焊接工艺,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对所述镀锌板进行除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业识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炬盛德激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业识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炬盛德激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9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