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8249.8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B60N2/6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工具 座椅 框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其能够通过一个隔离件来保持三个部件彼此间的位置关系。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具备:杆部件;第1框架;第2框架,该第2框架具有供杆部件贯穿的第1贯通部,并且沿与该轴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第3框架,该第3框架沿与该轴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及隔离件,该隔离件具有第1隔离部和第2隔离部,第1隔离部位于第1框架与第2框架之间,且能够与该第1框架以及该第2框架相接触,第2隔离部自该第1隔离部朝向第3框架延伸且贯穿于设置在第2框架的第2贯通部,并且第2隔离部的延伸方向前端能够与该第3框架相接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构成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骨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第2015-223851号公报所记载的发明中,在一个管部件上安装有三个连杆或框架(以下称为框架。),并且,在相邻的框架之间分别配置有圆筒形的隔离件。
发明内容
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发明中,为了保持三个框架彼此间的位置关系而需要两个隔离件。
本公开一个方面在于优选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其能够通过一个隔离件保持三个框架彼此间的位置关系,以减少部件的数量。
本公开涉及构成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骨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具备:杆部件;第1框架,该第1框架配置在杆部件的于轴向上的第1端部,且沿与该轴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第2框架,该第2框架设置在比第1框架靠近杆部件的于轴向上的第2端部的位置,并且,该第2框架具有供杆部件贯穿的第1贯通部且沿与该轴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第3框架,该第3框架设置在比第2框架靠近杆部件的于轴向上的第2端部的位置且沿与该轴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及隔离件,该隔离件具有第1隔离部和至少一个第2隔离部,第1隔离部位于第1框架与第2框架之间,且能够与该第1框架以及该第2框架相接触,第2隔离部自该第1隔离部朝向第3框架延伸,且贯穿于设置在第2框架的第2贯通部并且第2隔离部的延伸方向前端能够与该第3框架相接触。
由此,通过第1隔离部来保持第1框架与第2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并通过第2隔离部来保持第2框架与第3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此,由于能够通过一个隔离件保持三个框架彼此间的位置关系,所以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
例如,如果将杆部件的于轴向上的第1端部设为座椅宽度方向左侧,则轴向上的第2端部为座椅宽度方向右侧,由此,在该情况下,各框架构成为沿着轴向从左侧向右侧依次排列有第1框架、第2框架、第3框架。
同样地,如果将杆部件的于轴向上的第1端部设为座椅宽度方向右侧,则轴向上的第2端部为座椅宽度方向左侧,由此,在该情况下,各框架构成为沿着轴向从右侧向左侧依次排列有第1框架、第2框架、第3框架。
同样地,如果将杆部件的于轴向上的第1端部设为座椅前端侧,则轴向上的第2端部为座椅后端侧,由此,在该情况下,各框架构成为沿着轴向从前侧向后侧依次排列有第1框架、第2框架、第3框架。
并且,本公开可以构成如下。
即,第1贯通部可由包围杆部件外周的通孔构成。第2贯通部可由自所述第1贯通部的外缘朝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构成。
第1框架与第2框架之间的第1间隔尺寸可大于第2框架与第3框架之间的第2间隔尺寸。第1隔离部可由供杆部件插入的筒部构成。
并且,第2隔离部可由使第1隔离部的于轴向上的端部的一部分延伸而成的延伸部构成。由此,能够在实现隔离件的轻量化的同时,保持三个框架彼此间的位置关系。
即,假设如果第1隔离部以及第2隔离部都为圆筒形,则实质上会成为与具有两个隔离件时相同的质量。因此,无法实现轻量化。
但是,根据如上构成,第2隔离部由使第1隔离部的端部的一部分延伸而成的延伸部构成,由此,能够实现第2隔离部的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8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高度调节执行装置
- 下一篇:角度调节器及其手柄总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