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温度控制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5593.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邓爽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8/24 | 分类号: | H01M8/24;H01M8/06;B60L11/18;H02K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道 燃料电池堆栈 气阀 主管道 涡轮机 储氢单元 发电装置 供氧单元 燃料电池 锂电池组 锂电池 电流转换装置 混合动力系统 燃料电池汽车 发电机转轴 温度传感器 贴合设置 发电机 转轴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温度控制发电装置,涉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供氧单元、储氢单元、燃料电池堆栈、主管道、第二气阀、第二支管道、温度传感器、锂电池组、第一气阀、第一支管道、涡轮机、涡轮机转轴、发电机转轴、发电机、电流转换装置,所述供氧单元与燃料电池堆栈固定连接,所述储氢单元与燃料电池堆栈固定连接,所述主管道固定安装在燃料电池堆栈上,所述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与主管道相连,所述第一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阀,所述第二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阀,所述第二支管道贴合设置在所述锂电池组旁。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结构巧妙,实用性强,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温度控制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氢能源燃料电池具有发电效率高、无污染、无噪音、冷启动快以及比功率高等优点,氢能源燃料汽车是以氢为主要能源作为移动的汽车,一般的内燃机,通常注入柴油或汽油,氢汽车则改为使用气体氢。燃料电池和电动机会取代一般的引擎,即把氢输入到燃料电池中,最终以纯净的水雾排出,这样有效减少了其他燃油的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使用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是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标志性特点,但是由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在峰值功率输出能力以及功率输出的动态响应等性能方面欠佳,需要一些辅助电源在功率输出能力等方面对它加以补充和完善,这些辅助电源有锂电池、超级电容等。但是锂电池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温度较低时,低温会造成锂电池的性能出现比较大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温度控制发电装置,结构巧妙,实用性强,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温度控制发电装置,包括供氧单元、储氢单元、燃料电池堆栈、主管道、第二气阀、第二支管道、温度传感器、锂电池组、第一气阀、第一支管道、涡轮机、涡轮机转轴、发电机转轴、发电机、电流转换装置,所述供氧单元与燃料电池堆栈固定连接,所述储氢单元与燃料电池堆栈固定连接,所述主管道固定安装在燃料电池堆栈上,所述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与主管道相连,所述第一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阀,所述第二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阀,所述第二支管道贴合设置在所述锂电池组旁,所述锂电池组与燃料电池堆栈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支管道与涡轮机固定连接,所述涡轮机转轴与所述发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流转换装置与发电机电连接,所述锂电池组与电流转换装置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锂电池组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一显示屏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管道为L型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供氧单元还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固定连接在所述供氧单元上。
进一步地,所述涡轮机上设有涡轮机排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使用便捷,能够有效解决燃料电池在峰值功率输出能力以及功率输出的动态响应等性能方面欠佳的问题,改善锂电池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问题,减少空气污染,改善汽车的排放性和动力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温度控制发电装置的总体图;
图中:1、进气口;2、供氧单元;3、储氢单元;4、燃料电池堆栈;5、主管道;6、第二气阀;7、第二支管道;8、温度传感器;9、锂电池组;10、第一气阀;11、第一支管道;12、涡轮机;13、涡轮机排气口;14、涡轮机转轴;15、联轴器;16、发电机转轴;17、发电机;18、电流转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质添加剂、电解液及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态蓄电池极群入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