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44654.2 | 申请日: | 201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丘永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 ||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基板(10);
具有柔性电路板的下基板(20);
设置于所述上基板(10)朝向所述下基板(20)一侧上的反射层(11);
设置于所述反射层(11)朝向所述下基板(20)一侧上的光转换层(12),且所述光转换层(12)由量子点材料制作而成;
设置于所述下基板(20)朝向所述上基板(10)一侧上的至少一LED蓝色发光芯片(21),且每一LED蓝色发光芯片(21)均与所述下基板(20)上的柔性电路板实现电导通;
设置于所述光转换层(12)与所述下基板(20)之间并还覆盖在所述每一LED蓝色发光芯片(21)上的硅胶层(22);
其中,所述硅胶层(22)在位于所述每一LED蓝色发光芯片(21)朝向所述光转换层(12)一侧上均对应形成改变中央光路折射方向来降低中央光线强度的一开口(221),使得所述每一LED蓝色发光芯片(21)进入相应开口(221)的出光均经所述反射层(11)反射实现光线均匀激发所述光转换层(12)的量子点材料,从而消除黄晕现象;
其中,每一开口(221)的开口直径均自朝向所述光转换层(12)的一端起沿远离所述光转换层(12)方向运动逐渐减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阻止空气中水氧入侵所述光转换层(12)的水氧隔离层(13);其中,
所述水氧隔离层(13)设置于所述光转换层(12)和所述硅胶层(22)之间,并覆盖在所述光转换层(1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阻挡边缘出光的两个挡墙(23);其中,
所述两个挡墙(23)分别位于所述硅胶层(22)的相对两侧并均与所述硅胶层(22)固定在一起,且所述两个挡墙(23)还均与所述上基板(10)及所述下基板(20)固定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挡墙(23)均为梯状柱体;其中,所述两个挡墙(23)与所述硅胶层(22)相固定侧的端面均设置为斜面,且所述两个挡墙(23)上所设的斜面均与所述下基板(20)之间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挡墙(23)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环己撑二亚甲基酯树脂PCT或环氧树脂模塑料EMC制作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20)为由聚酰亚胺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作而成的透明柔性基板;或所述下基板(20)为蓝宝石基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10)采用玻璃或金属铝制作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10)采用玻璃制作而成时,所述反射层(11)为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其中,
所述单层结构的反射层(11)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丙烯PP制作而成;
所述叠层结构的反射层(11)包括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丙烯PP制作而成的底层以及由至少一层金属银制作而成的顶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10)采用金属铝制作而成时,所述反射层(11)为由金属银制作而成的单层结构,且所述上基板(10)与所述两个挡墙(23)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46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倒影层的TFT液晶显示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