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三聚氰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2659.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素;张儒峰;王玉;黄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聚氰胺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金电极 种检测 电极 检测 制备方法和应用 反应速度快 核酸外切酶 生物传感器 多次使用 反应条件 过氧化氢 食品安全 产业化 钾离子 目标物 血红素 传感器 修饰 制备 灵敏 携带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三聚氰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包括:Aptamer,Primer,HAP1,血红素,钾离子,过氧化氢,λ‑核酸外切酶和修饰HAP2的金电极。该传感器的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由于使用金电极,其电极简便、小型化、易携带、可多次使用;检测原理的主要过程均是在均相中实现的,提高了反应速度,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实现了目标物的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电极的重复性好,适用于食品安全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和生物传感器产业化的实际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检测三聚氰胺的生物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目标诱导的核酸适配体构象变化及λ-核酸外切酶辅助循环放大检测三聚氰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属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Me)俗称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婴儿食用Me含量超标的奶粉会造成肾结石。国际上为牛奶中Me含量设定了新标准,每公斤液态牛奶中Me含量不得超过0.15mg。目前报道的检测Me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方法和荧光共振方法。这些方法有检测成本高,仪器操作复杂,需要专业操作人员等缺点,因此,建立一个操作简便、灵敏的高特异性的方法,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检测Me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比较低、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成本低的基于目标物诱导的核酸适配体构象变化及λ-核酸外切酶辅助循环放大检测三聚氰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在检测三聚氰胺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三聚氰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包括:
Aptamer(适体),Primer(引物),HAP1(发卡引物1),血红素,钾离子(K+),过氧化氢(H2O2),λ-核酸外切酶和修饰HAP2(发卡引物2)的金电极;
所述Aptamer的序列如SEQ No.1所示;
Primer的序列如SEQ No.2所示;
HAP1的序列如SEQ No.3所示,其5’端修饰磷酸根(PO42-);
HAP2的序列如SEQ No.4所示,其5’端修饰磷酸根(PO42-),3’端修饰巯基(-SH)。
所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还包括含钾离子(K+)的缓冲液,所述缓冲液pH为7.0-7.6。上述缓冲液优选为磷酸盐缓冲液(PB)或者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BS)。
所述修饰HAP2的金电极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获得:
a)金电极抛光处理;
b)将HAP2溶液滴在上述处理后的金电极表面,保温孵育。
所述抛光处理为将金电极依次在0.3 µm和0.05 µm的氧化铝浆中进行抛光至镜面,ddH2O反复冲洗。
可选地,所述HAP2浓度为1-20 μM,优选为1-10 μM,最优选为10 μM。
所述孵育温度为37 ℃,孵育时间为2 h。
所述Aptamer优选的终浓度为1µM。
所述Primer优选的终浓度为1µ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2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