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藻红蛋白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0665.3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林;张涛;张科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12/36;C08F220/06;C08G81/0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冯瑛琪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高新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乙烯微球 荧光探针 红蛋白 种藻 制备 藻红蛋白标记 表面羧基化 无毒副作用 安全系数 溶胀处理 微球表面 稳定性强 藻红蛋白 种子微球 灵敏度 淬灭 偶联 溶胀 羧基 | ||
1.一种藻红蛋白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两步种子溶胀聚合制备表面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
S2:将S1中的表面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藻红蛋白偶联,获得藻红蛋白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探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红蛋白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表面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步骤如下:
S11:将种子微球按照1-1.5:200的质量比加入乳化剂水溶液中,超声处理,获得悬浮液一,将溶胀剂按照1-1.5:200的质量比加入乳化剂水溶液中,超声处理,获得悬浮液二,将悬浮液一和悬浮液二按照质量比为1:1-1.5进行混合,室温溶胀4-8小时,获得悬浮状的第一溶胀物;
S12:向所述第一溶胀物中依次加入引发剂、聚合单体、功能单体、交联剂、乳化剂和水,所述引发剂、聚合单体、功能单体、交联剂、乳化剂和水与第一溶胀物的质量比分别为0.0025-0.0125:1、0.25-1.25:1、0.005-0.025:1、0.5-1:1、0.005-0.01:1和2:1,搅拌6-12小时后,转移至80-120℃油浴锅,再依次加入稳定剂、染色剂和超纯水,所述稳定剂、染色剂和超纯水与第一溶胀物质量比分别为0.05-0.25:1、0.0075%-0.075%:1和1.25:1,最后使用10-15vol%的乙醇洗涤并重力筛选后得到尺寸均一的羧基化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藻红蛋白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和S12中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乳化剂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5%,所述溶胀剂为环己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藻红蛋白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聚合单体为苯乙烯,功能单体为丙烯酸,交联剂为二乙烯苯和甲苯中的任一种或两者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藻红蛋白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稳定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染色剂为次甲基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红蛋白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表面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藻红蛋白偶联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21:取S12中的羧基化微球按照1:50-500的质量比分散于缓冲溶液中,加入偶联剂,所述偶联剂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2:300,搅拌15-20分钟;
S2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藻红蛋白,所述藻红蛋白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50-500,30℃-50℃旋转振荡反应2-4小时,最后用缓冲液洗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红蛋白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1:1形成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红蛋白标记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为0.01mol/L的PBS缓冲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6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