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鸟羽色彩仿生织物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8536.0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丁圆圆;雷斌;林平;赵淑慧;李红梅;陈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设计 聚类 鸟类羽毛 色彩特征 纬纱 织物组织结构 配色 白色纱线 背衬组织 表面组织 仿生效果 黑色纱线 花纹设计 丝绸产品 效果理想 逐渐过渡 纱线 织造 迭代 经纱 纹样 优选 羽毛 匹配 鸟类 污染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鸟羽色彩仿生织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鸟类羽毛照片的选择,b)鸟类羽毛色彩特征提取,c)匹配织物组织结构的建立,d)基于羽毛色彩特征的提花配色设计,e)设计样卡,工厂织造纹样。本发明一种鸟羽色彩仿生织物设计方法,采用K‑means聚类方法优选效果理想的N轮迭代次数对鸟类颜色进行聚类,聚类后得到的颜色种类再进行二次聚类,得到更多的颜色,再以白色纱线为经纱,一组黑色纱线以及其他几组不同颜色的纱线为纬纱,背衬组织逐渐过渡到表面组织,能够实现仿生效果良好、成本低廉、污染较少的鸟羽色彩仿生织物设计生产,并应用于丝绸产品的花纹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设计方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鸟羽色彩仿生织物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色彩仿生是由仿生色彩研究成果与色彩设计方法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创新性特点的色彩设计方法。它以自然界生物优异的色彩功能和形式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色彩原理,用于设计创新,为人类提供更高水平的色彩设计成果。而鸟类是具有最为丰富体色的陆生脊椎动物之一,它们独特绚丽的羽毛色彩是经过亿万年进化而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在漫长的演化中逐渐形成了符合自然美学特征的色彩搭配与组织结构。提取鸟羽的色彩特征,并用真丝织锦等产品来表达,对设计提花织物起到理论性指导作用,并有利于推动丝绸时尚产业的发展。
此外,受人们对丝绸色彩需求的驱动,丝绸产品的颜色数量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产品的品质,因此大部分提花丝绸产品往往有着多种颜色,且由于鸟羽上同样有着多种颜色,若要实现鸟羽色彩在丝绸产品中的仿生设计,同样需要多种颜色的呈现,通常需要使用10种甚至20种色丝,但更多的色丝便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印染处理,而印染工业消耗了大量的染料和能源,产生了大量的染色废水和二氧化碳,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尝试以更少的色丝以混色的方式实现在丝绸产品中重现同样数量的颜色,这对纺织行业减少污染、降低产品成本且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鸟羽色彩仿生织物设计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上述的传统提花仿生设计存在的缺陷,能够实现仿生效果良好、成本低廉、污染较少的鸟羽色彩仿生织物设计生产,并应用于丝绸产品的花纹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鸟羽色彩仿生织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鸟类羽毛照片的选择:收集并选取一类高清的鸟类照片A张;
b)鸟类羽毛色彩特征提取:针对选取的鸟类照片,用K-means聚类方法优选效果理想的迭代次数,每张照片聚类得到能体现羽毛色彩主特征的B种色彩,一种鸟类得到A×B种色彩,然后再将A×B种色彩进行二次聚类得到若干种色彩,制成色卡并记录色卡的L*a*b*颜色数据;
c)匹配织物组织结构的建立:以白色纱线为经纱,其他几组不同颜色的纱线作为纬纱,设计若干个色系,每个色系内设计36个组织结构,所述每个组织结构为不同视觉色彩的组织;
d)基于羽毛色彩特征的提花配色设计:选取合适的纹样,把制成的色卡色彩填充到纹样内形成具有羽毛色彩特征的配色方案。试织设计的所有组织块,并测量每个组织块的颜色数据,纹样分色后,对照色卡和组织块的颜色数据,将最接近色卡颜色数据的组织块对应组织铺在纹样上。
e)设计样卡,工厂织造丝织品纹样。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的鸟类是金刚鹦鹉、蜂鸟、孔雀、仙八色鸫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步骤a)中鸟类的照片为10张。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效果理想的迭代次数为58次,每张照片聚类得到能体现羽毛色彩主特征的色彩数量为20种,二次聚类的迭代次数为35-40次, 二次聚类得到的色彩数量为7-9种,所述步骤c)中色系的个数为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未经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8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独幅定位丝质花型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棉色织印节布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