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护墙廊一体化的混凝土管廊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4648.9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侯和涛;颜雪雪;李明俊;王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头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9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墙 一体化 混凝土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护墙廊一体化的混凝土管廊及其安装方法,属于混凝土支护和地下工程领域。所述混凝土管廊包括若干节首尾相连的管廊单元,每节管廊单元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锤击钢梁和第二锤击钢梁;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的内壁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围檩和第二围檩,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顶部外伸钢筋和第二顶部外伸钢筋;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的底端均形成刃脚,底部铺设有预制板,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底部外伸钢筋和第二底部外伸钢筋。本发明开挖量和回填量极少,施工速度和质量提高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支护和地下工程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支护墙廊一体化的混凝土管廊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市政管线,如通信、供水、燃气等管道,采用的基本为直埋敷设方式,即直接将其埋设在道路的下方。这种施工方式施工简单、造价低廉,但是存在着使用寿命低、不利于发现管线损坏、维修成本高、管线错综复杂等缺点。
综合管廊的出现解决了直埋敷设存在的问题,综合管廊的施工方式主要有明挖现浇和全预制拼装。明挖现浇的综合管廊整体性和防水性好,但施工时基坑底部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工人进行支设模板和脚手架,因此需要有较大的开挖量,并且需要进行基坑支护。全预制拼装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较先进,构件可在工厂批量生产,施工速度较快,污染较小;但基坑底部仍需要预留一部分空间,开挖量和回填土量仍旧较大,而且对安装的精度和基底平整度要求较高,存在渗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护墙廊一体化的混凝土管廊及其安装方法,解决了开挖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开挖量和回填量极少,施工速度和质量大幅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护墙廊一体化的混凝土管廊,包括若干节首尾相连的管廊单元,每节管廊单元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其中:
所述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锤击或者静压下沉的第一锤击钢梁和第二锤击钢梁;
所述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的内壁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围檩和第二围檩,所述第一围檩和第二围檩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连接,所述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的上部在所述第一围檩和第二围檩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若干用于与管廊顶板的钢筋搭接连接的第一顶部外伸钢筋和第二顶部外伸钢筋;
所述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的底端均形成刃脚,所述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的底部铺设有预制板,所述预制板用作下部支撑和施工操作面,所述预制板的上面用于浇筑管廊底板,所述第一支护墙和第二支护墙的底部在所述预制板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所述管廊底板的钢筋搭接连接的第一底部外伸钢筋和第二底部外伸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与所述第一围檩和第二围檩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托和第二支托,所述第二支撑与所述第一围檩和第二围檩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三支托和第四支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托、第二支托、第三支托和第四支托的截面形状均可为矩形、梯形或者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底部外伸钢筋和第二底部外伸钢筋的第一保护块和第二保护块,所述第一保护块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长圆孔和第一钢筋孔,所述第二保护块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长圆孔和第二钢筋孔,所述第一保护块与所述第一底部外伸钢筋在第一钢筋孔处采用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块与所述第二底部外伸钢筋在第二钢筋孔处采用第二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46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