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3661.2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9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岷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岷汀;吉建江 |
主分类号: | B01D61/36 | 分类号: | B01D61/36;B01D6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热 分离溶剂 多效膜蒸馏 低温热源 热能技术 重复利用 逆循环 热泵 闪蒸 淡水生产成本 双循环系统 换热系统 技术系统 能源消耗 元人民币 运行费用 排出液 海盐 产水 换热 能源 技术装备 应用 生产 | ||
1.一种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包括级效数连续变化的物质逆循环双换热系统(21)、低温热源取热的热能技术系统(23)、闪蒸取热热泵能源重复利用技术系统(22),包括多效膜蒸馏分离部分(1)双循环系统(20)。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效膜蒸发分离部分(1)的膜蒸馏单元的内部互相留有合适的间隙布置有多个膜蒸馏膜片,形成膜片数+1个空腔,这些空腔就是淡水流通通道和浓液流通通道,淡水流通通道和浓液流通通道互相间隔,在通道内部每个通道都不相通,在通道的一端,淡水流通通道全部并联联通并接通膜蒸馏单元的热淡水输出口(b),浓液流通通道全部并联联通并接通膜蒸馏单元的热浓液输入口(a),在通道的另一端,淡水流通通道全部并联联通并接通膜蒸馏单元的冷淡水输入口(d),浓液流通通道全部并联联通并接通膜蒸馏单元的冷浓液输出口(c),浓液流通通道和淡水流通道互相可靠密封。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多效膜蒸馏分离部分(1)采用第一级膜蒸馏单元在最上面的竖向垂直布置。
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级效数连续变化的物质逆循环双换热系统(21)的输入能量(E)是用沿流动方向提高饱和蒸汽压力和温度的热泵系统输入能量。
5.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级效数连续变化的物质逆循环双换热系统(21)的输入能量(E)的热泵系统包含轴流风机系统。
6.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级效数连续变化的物质逆循环双换热系统(21)包括工作换热装置(1)、热能循环利用换热装置(6),连接他们的被加工物质循环通道的高温通道(w0)、低温通道(w1)、连接他们的加工用介质循环通道的高温通道(j0)、低温通道(j1)。工作换热装置(1)的被加工物质循环通道是从入口(12)到出口(14)的内部通道,工作换热装置(1)的加工用介质循环通道是从入口(15)到出口(13)的内部通道。热能循环利用换热装置(6)的加工用介质循环通道是从入口(j0)到出口(j1)的内部通道,热能循环利用换热装置(6)的被加工物质循环通道是从入口(w1)到出口(w0)的内部通道,被加工物质的循环方向(v2)与加工用介质的循环方向(v1)相反。
7.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级效数连续变化的物质逆循环双换热系统(21)采用通过调节被加工物质的供给速度(进料流速)来调节实际运行的级效数来满足工况需要的方法。
8.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闪蒸取热热泵能源重复利用系统(22)包括闪蒸室(3)、热泵真空机系统(2)、闪蒸蒸汽冷凝器(5)。
9.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热泵真空机系统(2)包括两台串联连接的罗茨真空泵。
10.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低温热源取热的热能技术系统(23)是由闪蒸取热热泵能源重复利用系统(22)搭接在双循环系统(20)的低温连接管路(j1)和双循环系统(20)的高温连接管路(w0)之间,也就是多效膜蒸馏分离部分(1)的冷淡水输入口(15)和多效膜蒸馏分离部分(1)的更热原液(原海水)输入口(12)两端构成。
11.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效数连续变化的从溶液中分离溶剂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循环系统(20)的废浓液排出口(10)的水平高度高于整个浓液系统液位的最高点,淡水供应输出口(11)的水平高度高于整个淡水系统最高液位点;淡水供应输出口(11)的水平高度高于废浓液排出口(10)的水平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岷汀;吉建江,未经刘岷汀;吉建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36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