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用地下交流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1734.4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江婷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通孔 交流充电桩 电动汽车 齿条 墙壁 线绳 触点开关 底面开口 地下车库 电量消耗 固定装置 关机状态 活动安装 间距相等 倒L型杆 滑动 底面 顶面 共线 轮架 扭簧 竖直 线轮 第一线 能源 配合 | ||
电动汽车用地下交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桩主体固定安装在地下车库的墙壁上,充电桩主体的一侧通过轮架和扭簧安装第一线轮,充电桩主体的一侧设有T型轨,T型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墙壁上,T型轨的底面开口,T型轨内活动安装数个T型块,每相邻两个T型块之间的间距相等,T型块能够分别沿T型轨滑动,T型轨的下方设有第一齿条,T型块的底面分别同时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的顶面,每个T型块的竖直块一侧开设通孔,通孔均位于T型轨外,通孔的中心线均共线。本发明通过第二线轮、线绳、倒L型杆、U型杆及触点开关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使得充电桩主体在无人使用时进入关机状态,能够极大地减少电量消耗,节省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汽车用地下交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汽车数量的增长,对城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量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充电桩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种,交流桩输出单相或三相交流电通过车载充电机转换成直流电给车载电池充电,功率一般较小,充电速度一般较慢,故一般安装在小区停车场等地。但现有的交流充电桩通常设置在地面上,充电线也散落在地面上,对人们的日常使用造成极大地困扰,且充电桩无人使用时也处于工作状态,耗费很多电量,不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地下交流充电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电动汽车用地下交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桩主体固定安装在地下车库的墙壁上,充电桩主体的一侧通过轮架和扭簧安装第一线轮,充电桩主体的一侧设有T型轨,T型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墙壁上,T型轨的底面开口,T型轨内活动安装数个T型块,每相邻两个T型块之间的间距相等,T型块能够分别沿T型轨滑动,T型轨的下方设有第一齿条,T型块的底面分别同时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的顶面,每个T型块的竖直块一侧开设通孔,通孔均位于T型轨外,通孔的中心线均共线,充电线绕第一线轮缠绕数周后依次穿过通孔,充电线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充电枪,第一齿条的一侧通过轮架和扭簧安装第二线轮,第二线轮和第一线轮位于同一侧,第二线轮的外周固定连接线绳的一端,线绳绕第二线轮缠绕数周,充电桩主体的下方设有U型杆,U型杆的开口朝向墙壁,U型杆的两端和墙壁固定连接,U型杆的下方设有倒L型杆,倒L型杆通过固定架和扭簧固定安装在墙壁上,倒L型杆的水平杆长度大于其竖直杆长度,线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倒L型杆的竖直杆上端,U型杆的纵向杆内侧固定安装触点开关,触点开关与充电桩主体电路连接,倒L型杆的水平杆顶面能够与触点开关接触配合,第二线轮上的扭簧弹力大于倒L型杆上的扭簧弹力,每个车位的地面上开设条形槽,条形槽的一侧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位于条形槽内靠近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条的一端,第二齿条能够沿条形槽滑动,第二齿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杆的下端,支杆与第二齿条之间有夹角α,α=120-145°,支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滚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设有两个齿轮,齿轮分别通过轮架和轴承固定安装在墙壁上,上方的齿轮能够与第一齿条啮合,下方的齿轮能够与第二齿条啮合,每个齿轮的背面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带轮的前面,两个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地下交流充电桩,所述的支杆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滚轮,支杆的前面上部开设轴孔,轴孔的背面与外界相通,轴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转轴的外周,两个滚轮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滚轮的中心线共线。
如上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地下交流充电桩,所述的充电桩主体带有移动支付功能。
如上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地下交流充电桩,所述的通孔的内壁均采用光滑设计,且每个通孔的两端均采用倒圆角设计。
如上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地下交流充电桩,所述的 T型轨内活动安装至少三个T型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1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收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服务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