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碳高合金钢的增碳控氮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0711.1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路博勋;李梦英;马德刚;杨杰;王耐;李梦龙;刘靖宝;冯晓勇;王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64;C21C7/072;C21C5/28;B22D11/111;C22C38/04;C22C38/02;C22C38/06;C22C38/28;C22C38/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红强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碳高 合金钢 增碳控氮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中碳高合金钢的增碳控氮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铁水脱硫、转炉冶炼、LF精炼处理、板坯连铸工序;所述中碳高合金钢成品成分中:C:0.21-0.24%、N≤40ppm,且合金加入量≥30kg/t钢;
所述铁水脱硫工序,入炉铁水S≤0.003%;
所述的转炉冶炼工序,出钢过程加料顺序依次为预脱氧增碳剂、石灰、合金及增碳用增碳剂;出钢1/5时开始加入增碳剂进行脱氧,预脱氧增碳剂加入量为0.3kg/t钢,石灰加入量为2.5-3.0kg/t钢,在合金加入前期加入增碳用增碳剂0-0.3kg/t钢;转炉冶炼终点温度1660-1690℃,终点氧位≤800ppm;控制终点钢水:C:0.022-0.038%、P≤0.010%;
所述LF精炼处理工序,控制LF合金加入量≤2.5kg/t钢,冶炼过程除进站破壳和加料外,严禁强吹;控制出站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210-0.235%,Mn:1.20-1.40%,S≤0.003%,P≤0.020%,Si:0.18-0.35%,Als:0.032-0.050%,Ti:0.032-0.050%,Cr:0.10-0.50%,B:0.0020-0.0050%,N:0.0030-0.0037%;
所述板坯连铸工序,钢包到中间包采用长水口加氩气密封保护钢水;中间包使用镁质耐材、无碳低硅覆盖剂、铝碳质吹氩上水口、吹氩塞棒和浸入式水口,以及专用保护渣进行全程保护浇注,保护渣的主要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aO:30-34%,SiO2:26-30%,Na2O:7.5-9.5%,F:8-10%,Al2O3:4-6%,MgO:1.5-2.5%,C:7.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碳高合金钢的增碳控氮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炉冶炼工序,增碳剂为锻煤增碳剂,其主要成分为C≥90.0%,S≤0.3%%;大包钢水成分控制为:C:0.180-0.210%、N≤25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碳高合金钢的增碳控氮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F精炼处理工序,进站钢水S≤0.0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碳高合金钢的增碳控氮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连铸工序,结晶器采用弱冷模式,二次冷却采用AMeC冷却模式并配合动态轻压下;控制中包钢水碳、氧、氮含量分别为:C:0.21-0.24%、O≤25ppm、N≤4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7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遮蔽罩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字幕同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