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刨切用竹材的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0604.9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7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真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鑫隆达竹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5/06 | 分类号: | B27K5/06;B27K9/00;B27K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34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材 软化 软化池 加温 清水 纤维素酶 氢氧化钠粉末 质量百分数 产品加工 软化周期 酶灭活 竹纤维 放入 刨切 柔化 取出 分解 | ||
1.一种刨切用竹材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阶段:将竹材放入软化池中,注入清水;
第一阶段:软化池中清水缓慢加温到30-35度,加入占清水质量百分数0.1-0.5%的纤维素酶,酶解3个小时,再加热到80度保持0.5-1小时进行酶灭活,再降温到30-35度,加入占清水质量百分数1-5%的氢氧化钠粉末,保持36-48小时;
第二阶段:缓慢加温至40-45度,保持48-72小时;
第三阶段:缓慢加温至52-55度,保持12-24小时,取出软化池中竹材,得到软化后竹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切用竹材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第一阶段具体为:软化池中清水缓慢加温到33度,加入占清水质量百分数0.3%的纤维素酶,酶解3个小时,再加热到80度1小时进行酶灭活,再降温到30-35度,加入占清水质量百分数1-5%的氢氧化钠粉末,保持48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切用竹材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第二阶段具体为:缓慢加温至43度,保持6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切用竹材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第三阶段具体为:缓慢加温至53度,保持24小时,取出软化池中竹材,得到软化后竹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切用竹材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准备阶段具体为:将竹材放入软化池中,每块竹材都用竹条隔开,然后注入清水,使竹材全部被浸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切用竹材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第一阶段结束后加入防霉剂、防腐剂和防虫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刨切用竹材的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剂为烷基铵类化合物,所述防腐剂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所述防虫剂为氟化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鑫隆达竹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鑫隆达竹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6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鲜竹防霉防腐的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竹木的水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