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0479.1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岩;梁馨友;李依川;郑彦华;李娅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12 | 分类号: | B60Q1/12;B60Q1/14;B60Q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灯光系统 车辆速度测量 复杂交通环境 方向盘转角 新型智能 处理器 车速 车辆控制系统 车辆转向装置 速度监测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 关联 电子显示屏 方向盘转动 显示屏显示 行车记录仪 车辆灯光 调控系统 极限转角 驾驶安全 汽车灯光 实时测量 图像检测 图像抓取 外界灯光 物体移动 夜间行驶 语音提示 远近光灯 转向装置 自动打开 测量仪 减速带 障碍物 智能化 转换 车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包括车辆灯光系统和车辆控制系统,还包括图像抓取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电子显示屏、用实时测量方向盘转动角度的方向盘转角测量仪、车辆速度测量装置和处理器;所述车辆速度测量装置为车辆自身具有的速度监测系统。本发明将车速与方向盘转角相关联,能够及时将车速转换为需要打开转向装置的极限转角,通过处理器,自动打开车辆转向装置;将外界灯光和物体移动及行车记录仪图像检测与汽车灯光和语音提示相关联,能够及时转换远近光灯,夜间行驶及时打开车灯,减速带、障碍物及时提醒;另一方面在显示屏显示,以提醒驾驶员注意驾驶安全,从而实现一种智能化的车辆灯光调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优化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通过转弯、交叉路口或超车,一般由驾驶员手动操作开灯,因驾驶习惯或当时情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忘开或晚开的情况经常发生,对行车安全造成极大影响,特别是车速较快时,如果进行了转向而忘记进行转向,往往会增大交通事故产生的概率,进而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失。
同样的,现有的汽车驾驶时经常遇到的远光灯的危害,通常由于驾驶员没有对近远光灯进行及时转换,对对向驾驶员的行车视线造成较大的困扰,从而酿成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
综上所述,在现有汽车驾驶的复杂环境中,如何使灯光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自动变化,是研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能够适应城市复杂交通环境的车辆灯光调控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包括车辆灯光系统和车辆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抓取车辆前方的图像抓取系统、用于对图像进行处理的中央控制系统、电子显示屏、用实时测量方向盘转动角度的方向盘转角测量仪、车辆速度测量装置和处理器;所述车辆速度测量装置为车辆自身具有的速度监测系统;
所述的图像抓取系统的输出端、方向盘转角测量仪的输出端、车辆自带速度测量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触摸电子显示屏的输入端、车辆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和车灯控制装置的开关相连接。
还包括有雷达测距系统,所述雷达测距系统设置在车体正前方,其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输入端。
所述的方向盘转角测量仪包括安置于方向盘后的方向盘的角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电路,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数据处理电路连接中央控制系统的输入端。
所述的电子显示屏为移动设备显示界面,上面用于软件显示和操控。
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通过车辆测速仪表监测车辆实施运行速度,图像抓取系统进行车体前方图像进行实时抓取,结合雷达测距系统进行分析,并将即时车速以及分析结果显示在电子屏上,同时将即时车速信号传输给处理器;
步骤B:处理器通过实时车辆速度计算出转向临界角度后存储;
步骤C:安置于方向盘后的方向盘的角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方向盘转动角度,并将即时转角显示在电子屏上,同时将即时转角传输给处理器;
步骤D:处理器将获得的方向盘即时旋转角度与临界转角进行比较,得出车辆是否进行转向的结论,并将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
步骤E:当中央控制系统获得转向的结论时发送控制信号到车辆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车辆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发送控制信号到车灯控制装置从而开启对应方向的转向灯。
所述的步骤B中,转向临界角度的确定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