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0479.1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岩;梁馨友;李依川;郑彦华;李娅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12 | 分类号: | B60Q1/12;B60Q1/14;B60Q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灯光系统 车辆速度测量 复杂交通环境 方向盘转角 新型智能 处理器 车速 车辆控制系统 车辆转向装置 速度监测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 关联 电子显示屏 方向盘转动 显示屏显示 行车记录仪 车辆灯光 调控系统 极限转角 驾驶安全 汽车灯光 实时测量 图像检测 图像抓取 外界灯光 物体移动 夜间行驶 语音提示 远近光灯 转向装置 自动打开 测量仪 减速带 障碍物 智能化 转换 车灯 | ||
1.一种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包括车辆灯光系统和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抓取车辆前方的图像抓取系统、用于对图像进行处理的中央控制系统、电子显示屏、用实时测量方向盘转动角度的方向盘转角测量仪、车辆速度测量装置和处理器;所述车辆速度测量装置为车辆自身具有的速度监测系统;
所述的图像抓取系统的输出端、方向盘转角测量仪的输出端、车辆自带速度测量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触摸电子显示屏的输入端、车辆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和车灯控制装置的开关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雷达测距系统,所述雷达测距系统设置在车体正前方,其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向盘转角测量仪包括安置于方向盘后的方向盘的角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电路,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数据处理电路连接中央控制系统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显示屏为移动设备显示界面,上面用于软件显示和操控。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通过车辆测速仪表监测车辆实施运行速度,图像抓取系统进行车体前方图像进行实时抓取,结合雷达测距系统进行分析,并将即时车速以及分析结果显示在电子屏上,同时将即时车速信号传输给处理器;
步骤B:处理器通过实时车辆速度计算出转向临界角度后存储;
步骤C:安置于方向盘后的方向盘的角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方向盘转动角度,并将即时转角显示在电子屏上,同时将即时转角传输给处理器;
步骤D:处理器将获得的方向盘即时旋转角度与临界转角进行比较,得出车辆是否进行转向的结论,并将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
步骤E:当中央控制系统获得转向的结论时发送控制信号到车辆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车辆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发送控制信号到车灯控制装置从而开启对应方向的转向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转向临界角度的确定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通过对城市快速路车辆运行大数据的分析,设定了运行速度范围为30km/h至80km/h及车辆普通转向超车的间距;
步骤B2:通过步骤B1得出每恒定间隔速度对应的转向临界角,通过数据拟合得出所有速度区间对应的临界转角曲线及计算公式,并将计算公式储存入处理器待用;
步骤B3:当处理器接收到输入端所输入的车辆速度数据后,将其代入所储存的计算公式,并得出其相对应的转向临界转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新型智能车辆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图像抓取系统进行车体前方图像进行实时抓取、分析包括如下步骤:
A1,首先根据图像拍摄图像进行行车视线分析,即图像明亮为白天行车,昏暗则为夜间行车,行车环境结果直接显示在电子屏上;
A2,如果是白天行车,进行障碍物预警:直接根据雷达测距系统检测的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以及结合图像抓取系统中实时相邻中间隔图像中移动跟踪进行距离判断当前车速是否为距离障碍物的安全车距,一旦进入危险车距中则进行提醒或者报警;
A3,如果是夜间行车,进行障碍物预警的同时也对图像抓取系统中抓取图像进行灯光分析:如果发现图像中具有强光源,则表明对面有来车,则发送会车信号到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会车信号,则发送控制信号到车灯控制装置,从而自动切换到近光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4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