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9773.0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和贵;梅津秀隆;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个人电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液晶面板 边框壳 周壁 电子设备 周缘部 卡合对象 左右两侧 侧边缘 覆盖 显示器 变更 | ||
本发明提供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无需变更显示器的尺寸就实现显示部外壳的小型化。显示装置具备周壁部分(42)和边框壳体部分(50)而构成显示部外壳(20),周壁部分(42)设置为覆盖显示装置由液晶面板(21)的四周,边框壳体部分(50)在覆盖液晶面板(21)的周缘部表面的状态下设置于液晶面板(21)的周缘部与周壁部分(42)之间,在显示装置,在边框壳体部分(5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合对象仅为液晶面板(21)的侧边缘部分(51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和具备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包含如下电子设备,设置有:主体外壳,其设置有键盘等输入部;和显示部外壳,其搭载有液晶面板等显示器,主体外壳和显示部外壳相互独立,主体外壳和显示部外壳相互之间借助铰接装置连结得能够开闭。作为显示部外壳,通常为具有设置为覆盖显示器的背面和四周的主壳体部分和覆盖显示器的周缘部表面的边框壳体部分的显示部外壳。在边框壳体部分,设置有与主壳体部分的爪承接部卡合的卡合爪。在该电子设备中,在主壳体部分配置了显示器之后,以覆盖显示器的方式配置边框壳体部分,使卡合爪与主壳体部分的爪承接部卡合,由此在显示部暴露于外部的状态下,将显示器搭载于显示部外壳(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3620号公报
在上述电子设备中,只要能使并不直接有助于显示的显示器的四周边缘部分窄幅化,就能无需变更显示器的尺寸,而能够使显示部外壳小型化。即,为了实现显示部外壳的小型化,如何能将外壳部分的从显示器四周突出的尺寸设定得小非常重要。
然而,边框壳体部分的卡合爪和主壳体部分的爪承接部在显示器的四周相互卡合。因此,作为边框壳体部分和主壳体部分,不得不在显示器的四周确保能够配置卡合爪和爪承接部的尺寸,这成为妨碍显示部外壳的小型化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目的在于提供无需变更显示器的尺寸就能实现显示部外壳的小型化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是一种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而构成有显示部外壳,所述第一壳体部分设置为覆盖显示器的四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在覆盖所述显示器的周缘部表面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显示器的周缘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的至少局部设置有卡合对象仅为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卡合部。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显示装置中的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具有矩形状的外形,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在与所述显示器的相互平行延伸的两个边缘对应的部位的全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显示卡合部。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显示装置中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在覆盖所述显示器的背面的第三壳体部分的周缘部与所述第三壳体部分一体设置。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显示装置中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卡合部设置有:显示盖部,其以与所述显示器的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立壁部,其以覆盖所述显示器的四周的方式从所述显示盖部的背面突出,并沿所述显示器的一个边缘连续;以及显示卡合爪,其在所述立壁部的突出边缘部,以分别与所述显示器的背面对置的方式从相互分离的多个位置向内周侧突出。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显示装置中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立壁部,在与所述显示器对置的部位,夹设有弹性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显示装置。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电子设备中的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外壳借助铰接装置被以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主体外壳,能在覆盖了所述主体外壳的表面的状态和使所述主体外壳的表面敞开了的状态间变位,提供附加功能的电子部件配设于所述显示器与所述主体外壳之间的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个人电脑株式会社,未经NEC个人电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9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