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硫脱硝环保设备专用精密不锈钢带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8785.1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6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勇;毛忠亮;陈剑伟;胡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甬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B21B37/38;C21D9/52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不锈钢带 环保设备 脱硫脱硝 光亮退火 脱脂清洗 不锈钢带 延伸率 板形 精轧 制作 中性盐雾试验 表面粗糙度 冷轧生产 物理性能 制作过程 工作辊 耐蚀性 初轧 粗轧 管控 矫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脱硝环保设备专用精密不锈钢带的制作方法,通过制作精控工作辊、初轧、脱脂清洗、光亮退火、精轧、脱脂清洗、光亮退火、矫平八个工序,制得表面粗糙度Ra0.2~0.3μ,抗拉强度>480Mpa,延伸率>28%,中性盐雾试验时间>96小时,不平度≤1mm/M的脱硫脱硝环保设备专用精密不锈钢带。本发明采用采用两次光亮退火,两次脱脂清洗,一次粗轧一次精轧,以及制作过程的每道工序中对不锈钢带的板形及物理性能进行管控,制得的脱硫脱硝环保设备专用精密不锈钢带,能提高产品冷轧生产效率,提升不锈钢带抗拉强度、延伸率、耐蚀性、板形等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素体不锈钢带的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脱硫脱硝 环保设备专用精密不锈钢带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脱硫脱硝环保设备精密不锈钢带主要应用在火力发电设备烟尘滤网装置 中,制作的火力发电设备烟尘滤网装置中专用精密不锈钢带的抗拉强度、延伸 率、耐蚀性、不平度、硬度等一些物理性能指标对火力发电设备烟尘滤网装置 的相关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脱硫脱硝环保设备精密不锈钢带的制作方 法使用一轧程生产,采用低温低速退火,再经平整控制不平度。这种工艺方法 主要存在以下个缺点:(1)不锈钢带物理性能波动大,抗拉强度及延伸率低, 拉伸易破裂。(2)低温低速退火生产效率低。(3)不锈钢带板形较差。(4) 不锈钢耐蚀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硫脱硝环保设备专用精密不锈 钢带的制作方法,能提高产品冷轧生产效率,提升不锈钢带抗拉强度、延伸 率、耐蚀性、板形等指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硫脱硝环保设备专 用精密不锈钢带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精控工作辊:先将轧机工作辊初加工至其表面粗糙度Ra 为0.2~0.3μm,表面硬度HV500~700的精控工作辊;
步骤二、初轧:采用二十辊精密冷轧机组,出料道次采用步骤一中所 得精控工作辊,将2.5~3.0mm厚的热轧不锈钢原料轧制成厚为0.6~1.0mm、 表面粗糙度Ra为0.2~0.3μm的铁素体精密不锈钢带;
步骤三、脱脂清洗:步骤二中所得厚度为0.6-1.0mm的铁素体精密不 锈钢带通过脱脂清洗,得到表面光洁无油污的半成品铁素体精密不锈钢带;
步骤四、光亮退火:步骤三中所得厚度为0.6-1.0mm的光洁无油污的 铁素体精密不锈钢带利用光亮退火炉退火后进行缓慢冷却,得到再结晶后 应力均匀的铁素体精密不锈钢带;
步骤五、精轧:采用二十辊精密冷轧机组,其最后一道次采用步骤一 中所得精控工作辊,将步骤四中所得的0.6~1.0mm厚的铁素体精密不锈钢 带轧制成厚为0.2~0.3mm、表面粗糙度Ra0.2~0.3μm的铁素体精密不锈钢 带;
步骤六、脱脂清洗:步骤五中所得厚度为0.2-0.3mm的铁素体精密不 锈钢带通过脱脂清洗,得到表面光洁无油污的铁素体精密不锈钢带;
步骤七、光亮退火:步骤六中所得铁素体精密不锈钢带利用光亮退火 炉退火后进行缓慢冷却,得到再结晶后应力均匀的铁素体精密不锈钢带;
步骤八、矫平:使用拉矫机,将步骤七中所得的铁素体精密不锈钢带 进行矫平,制得表面粗糙度Ra0.2~0.3μ,抗拉强度>480Mpa,延伸率>28%, 中性盐雾试验时间>96小时,不平度≤1mm/M的脱硫脱硝环保设备专用精 密不锈钢带。
其中,步骤一中的研磨砂轮粒度为180#,磨削量为0.02mm,工件转速 600r/min。
其中,步骤二中的轧制力为1500~3000KN,轧制张力为300~450KN,轧 制速度为300~450m/min,轧制油喷射速度为200L/min,轧制油油温40-5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甬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甬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8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