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通讯窗口的镀膜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5701.9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2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军;李晶;李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2 | 分类号: | B60J1/02;B60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膜 膜层 镀膜玻璃 通讯 上边缘 下边缘 栅格 横向平行排列 纵向平行排列 玻璃表面 高透过率 光学变形 激光刻线 热弯过程 通讯信号 逐渐变小 波段 格子 玻璃 重复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镀膜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通讯窗口的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和设置在玻璃表面上的膜层,膜层内设有具有部分除膜区域的通讯窗口,部分除膜区域为由沿着横向平行排列的横向除膜线和沿着纵向平行排列的纵向除膜线构成的栅格,其特征在于:通讯窗口位于膜层的上边缘或下边缘,通讯窗口包括相对的纵向第一侧和纵向第二侧,纵向第一侧为最靠近膜层的中央的一侧,纵向第二侧为靠近膜层的上边缘或下边缘的另一侧,栅格的格子面积从通讯窗口的纵向第一侧到通讯窗口的纵向第二侧逐渐变小。优点在于:除膜工艺简单,重复精度高,能够很好地消除经激光刻线除膜后的镀膜玻璃在热弯过程中的光学变形,保证不同波段的通讯信号的高透过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膜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通讯窗口的镀膜玻璃。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玻璃隔热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通过在汽车前挡玻璃上镀一层或数层纳米级金属薄膜来反射外界热量,实现汽车驾驶过程中隔绝外界热量进入(夏天)或车内热量流失(冬天)的作用。这样的隔热前挡玻璃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但是在玻璃上镀上金属膜层会屏蔽电磁辐射,导致车载导航、通讯或无线电的运用出现故障,为避免这类问题,需要在前挡的特定区域除去金属膜层。实际生产中可以采取放置盖板或激光除膜的方式实现,例如中国专利CN201410383371.2和CN200480027849.2中所介绍的。其中,激光除膜具体来讲是利用激光烧灼金属膜层进而除去部分金属膜层,在金属膜层上形成网格状的无涂层区,电磁辐射可经由网格状的无涂层区来发射和接收,由于激光除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形成图案的隐蔽性好等优点,被各大汽车玻璃制造商所广泛运用。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激光除膜区域在前挡玻璃热弯成型后容易出现光学不良,而光学不良在汽车前挡玻璃的生产中是绝对禁止的。
常规的激光除膜方法,所形成的栅格内的格子大小相同,在热弯过程中,由于玻璃不同区域的弯曲程度不同,含金属膜层的格子成型的热量与无涂层的除膜线成型的热量差异过大,严重的会造成玻璃光学变形,程度较轻的,在检验光学的时候会形成黑影。
针对激光除膜区域在前挡玻璃热弯成型后容易出现光学不良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1480012776.3提出了增加外部格栅线,外部格栅线具有从内部格栅线的外边缘开始的逐渐变大的中断。该专利声称此种设计可以减少玻璃的通讯窗口边缘在热弯成型中产生的光学变形,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对于如何中断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光学变形,具体的,对于中断的面积和间距我们很难把握,此外对图案设计人员和激光除膜设备的要求均很高,因此寻求一种便于操作、简单易得的激光刻线方案,同时能很好的消除玻璃在热弯过程中的光学变形是必须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光学变形量小、信号透过率高的带有通讯窗口的镀膜玻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通讯窗口的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和设置在玻璃表面上的膜层,所述膜层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所述膜层内设有具有部分除膜区域的通讯窗口,所述部分除膜区域为由沿着横向平行排列的横向除膜线和沿着纵向平行排列的纵向除膜线构成的栅格,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窗口位于膜层的上边缘或下边缘,所述通讯窗口包括相对的纵向第一侧和纵向第二侧,所述纵向第一侧为最靠近膜层的中央的一侧,所述纵向第二侧为靠近所述膜层的上边缘或下边缘的另一侧,所述栅格的格子面积从通讯窗口的纵向第一侧到通讯窗口的纵向第二侧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窗口沿着纵向第二侧到纵向第一侧依次划分为n个子区域,各子区域内的格子的面积相等,第i个子区域的面积大小为Si,且Sn>Sn-1>……>S2>S1,其中,i=1、2、3……n,n≥2。
进一步地,所述子区域的数量n为4~7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式智能空气净化器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防眩光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