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金属/水凝胶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20842.1 | 申请日: | 2018-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兵;胡雪丰;张婕妤;鲁玉辉;王雅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李钦;彭立琼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伤口 愈合 金属 凝胶 复合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金属/水凝胶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导电的金属箔片或金属粉末表面通过偶联剂处理;将处理过的导电金属箔片或金属粉末与水凝胶预凝胶体系复合;将复合后的水凝胶预凝胶体系通过化学或物理交联,形成金属/水凝胶复合敷料。本发明所制备的敷料是一种柔性导电材料,可对整个伤口区域进行刺激以促进伤口愈合,因而能有效解决目前电极刺激疗法不适用大面积伤口以及无法对整个伤口区域进行均匀电刺激的不足。敷料中的水凝胶组分还能够为伤口提供湿润环境,吸收组织渗出液,进一步促进伤口愈合。因此,本发明涉及的金属/水凝胶复合敷料在大面积烧伤和慢性创面等的治疗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金属/水凝胶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伤口通常指愈合时间超过12周或者愈合后易复发的伤口。慢性伤口因其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难以有效治疗等特点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慢性伤口的患者也高达650万,每年用于治疗慢性伤口的费用超过250亿美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慢性伤口的病人数量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将显著增长,相关的治疗护理费用也将逐年增加。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伤口处理的方法主要还是以应用伤口敷料为主,辅以其它治疗手段如清创术、负压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等。然而,临床实践表明,这种常规的处理手段对慢性伤口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开发针对慢性伤口的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手段已成为当前医学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体细胞内外分布着不同种类的离子,离子的跨膜移动形成了细胞水平上的生物电流。人体皮肤的上皮层受到破坏的瞬间会产生内源性的电场,并在伤口处形成小于1mA的伤口电流。伤口电流对于伤口愈合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当对伤口施加一个与伤口电流大小相当的外加电流时,会加速伤口愈合,阻断伤口电流在伤口处的传导则会导致伤口愈合过程的延缓或停止。
基于伤口电流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人们开始研究使用电刺激的方法来治疗慢性伤口。尽管相关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明确,但目前已经一致公认电刺激对多种伤口以及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都有促进愈合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相关的临床试验中还未发现电刺激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只发现有可能会造成一些轻微的皮疹和皮肤刺激。除了患有恶性肿瘤或者体内植入了电子设备的病人,电刺激几乎可以适用于其他所有病人而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限制。目前,电刺激疗法促进伤口愈合在美国已被许多保险公司纳入医疗保险,显示了其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的电刺激治疗方案均为非常简单地直接使用放置在伤口附近的电极对伤口施加电信号。由于人体皮肤阻抗较大(约10MΩ/cm2),这种方式不适用于面积较大的伤口,且无法对整个伤口区域进行均匀地刺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金属/水凝胶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电极刺激疗法无法适用于大面积伤口以及无法对整个伤口区域进行均匀的电刺激这一关键难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金属/水凝胶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导电的金属箔片或金属粉末表面通过偶联剂处理;
B、将处理过的导电金属箔片或金属粉末与水凝胶预凝胶体系复合;
C、将步骤B中复合后的水凝胶预凝胶体系通过化学或物理交联,形成金属/水凝胶复合敷料。敷料中以金属箔片材料作为导电组分,可以对整个伤口区域进行均匀地刺激,可以克服目前电极疗法的不足。敷料中的水凝胶组分还能能够为伤口提供湿润环境,吸收组织渗出液,能进一步促进伤口愈合。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A中,金属为钛、铝、镁、锌、铜、银、铂或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A中,金属为人体内天然含有的金属元素或生物惰性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0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