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玻璃丝包漆包线的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8979.3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5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文钊;文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腾洋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H01B13/22;H01B13/26;H01B13/30;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29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铜线 工作台 漆包线 夹棉 生产设备 漆盒 单玻璃丝 缠线机 防腐漆 空心轴 上漆机 缠线 轴头 电机 生产步骤 玻璃丝 绝缘线 附着 刮掉 涂漆 涂刷 海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玻璃丝包漆包线的生产设备,包括:铜线筒、铜线架、工作台、上漆机,设置于工作台上,包括漆盒以及夹棉部;电机,设置于工作台下方的地面上;缠线机,包括外壳、空心轴、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轴头和第四立柱,玻璃丝包漆包线的生产设备,包括:铜线筒、铜线架、工作台、上漆机,设置于工作台上,包括漆盒以及夹棉部;电机,设置于工作台下方的地面上;缠线机,包括外壳、空心轴、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轴头、第四立柱。本发明采用一次缠线达到紧密的缠线效果,且简化了生产步骤;在漆盒两端安装有夹棉部,绝缘线涂漆之后,附着的多余的防腐漆被夹棉部里面的海绵刮掉,避免防腐漆涂刷过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线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单玻璃丝包漆包线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玻璃丝的化学心智稳定,电绝缘性强,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主要作为一种电绝缘材料使用。
玻璃丝包铜线的一般工艺是涂刷防腐剂,然后缠绕玻璃纤维纱,再涂刷防腐剂,缠绕无碱玻璃纤维纱,再涂防腐剂,再送进烤箱中进行加热烘烤。
现有工艺中,不能保证由于玻璃丝缠绕在铜线上后既具有均一厚度,同时没有铜线裸露在外,因此需要正方向缠绕一次玻璃丝后再反向缠绕一次玻璃丝,如中国专利CN105957650B所公开的一种双玻璃丝包漆包线的生产设备,至少需要烘烤两次,这样导致生产玻璃丝包漆包线时的生产线过长,使厂房占地面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玻璃丝包漆包线的生产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单玻璃丝包漆包线的生产设备,包括:
铜线筒,所述铜线筒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两端设置有圆形挡板,漆包线缠绕在所述铜线筒的所述圆形挡板之间;
铜线架,包括底座、竖支架、中轴、夹块以及插销,所述底座为矩形板结构,且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竖支架有两个,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个短边上,所述竖支架为矩形框架结构,顶端延伸出一个中轴基座,所述中轴基座开设有一个半圆形槽,所述中轴为一个圆柱体结构,侧面开设有两个定位通孔,所述夹块有两个,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侧面开设有一个定位通孔,所述中轴从所述铜线筒中间穿过,再在所述中轴的两端分别穿上所述夹块,所述夹块的定位通孔与所述中轴的定位通孔对齐,所述插销插入所述夹块和所述中轴上的定位通孔,所述中轴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中轴基座的半圆形槽内;
工作台,设置于地面上,且与所述铜线架同列设置;
上漆机,所述上漆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包括漆盒以及夹棉部,所述漆盒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漆盒上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一侧通过铰链与所述漆盒连接,所述夹棉部设置于漆盒前后两端,分别贴靠所述进线孔和所述出线孔设置;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地面上;
缠线机设置在工作台上,包括外壳、空心轴、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轴头、第四立柱,所述空心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空心轴的两端延伸出外壳外,一端通过皮带与电机的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轴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空心轴在靠近所述轴头的一端沿周向延伸形成一个支撑体,所述第四立柱垂直地设置在所述柱头的端面上,所述第四立柱与从所述柱头穿出的铜线间距为单根玻璃丝的直径,所述第四立柱上设有用于引导玻璃丝的螺旋形导线槽;
烘烤机,所述烘烤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烘箱、中烘箱、下烘箱、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以及第四滚轮,所述机架设置于地面上,所述上烘箱设置于所述中烘箱上方,所述下烘箱设置于所述中烘箱下方,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中烘箱靠近工作台的一端,所述第二滚轮、第三滚轮以及第四滚轮依次设置于另一端,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
收线机,所述收线机包括机体和力矩电机,所述机体包括一个夹紧机构,所述力矩电机与所述夹紧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腾洋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腾洋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8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束绞线绞制装置及提高束绞线绞制质量的方法
- 下一篇:高压电缆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