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栗大树改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8834.3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江锡兵;龚榜初;赖俊声;杨龙;徐阳;吴开云;章平生;吴聪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5;A01G2/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嫁接 锥栗 大树 成活率 接穗准备 有效解决 砧木处理 补接 截干 树体 新梢 树冠 生长 管理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锥栗大树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大树截干;(2)培养新梢;(3)接穗准备;(4)砧木处理;(5)嫁接;(6)接后管理;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嫁接成活率高达95%以上,且大大提高了嫁接效率,嫁接当年即抽生出大量粗壮枝组,形成饱满树冠,第二年即开始大量结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锥栗嫁接成活率低、需多年多次补接,嫁接工序复杂、效率不高,接后管理费时费工,以及树体生长和恢复结果缓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嫁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锥栗大树改接方法。
背景技术
锥栗(
近年来,由于实生栽培、品种老化和结构单一、栽培管理粗放等因素,导致大面积锥栗成林低产、低质、低效,严重挫伤了栗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资源,采用锥栗高产优质品种对原有锥栗大树、老树进行改接换种,加快其品种更新和复壮,对于快速提升锥栗产量和效益、恢复锥栗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且与重新建造锥栗新园相比,其投资少,见效快,是成龄锥栗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
现有的高接换种技术存在操作不便、重塑和矮化树形工序复杂等问题,最关键的是直接在较粗较高的树干上进行换种时,由于砧木和接穗粗度相差太大,嫁接口包扎不严实易发生漏风、感病、伤流、接穗晃动等现象,导致接穗死亡和嫁接成活率低下,往往需要进行多年多次补接,费时费工,且不利于快速恢复产量和效益。
而传统的切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对接穗基部两侧木质部进行反复削切和修整,形成平整光滑的切面,以达到与砧木切开的木质部部分一面或两面对齐和充分贴合的目的,工序繁杂,嫁接效率较低,且接穗和砧木之间经常因木质部削切不平整不能完全贴合而出现缝隙,包扎伤口时易发生移位等现象,接穗和砧木之间难以形成愈伤组织而导致接穗死亡,嫁接成活率不高。
因此,基于以往高接换种技术和嫁接方法的种种缺陷,迫切需要一种嫁接成活率高、操作简便、省力省工、快速形成矮化丰产树形和结果的锥栗大树改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高接换种技术存在操作不便、重塑和矮化树形工序复杂等问题和传统的切接方法存在工序繁杂,嫁接效率较低,且接穗和砧木之间经常因木质部削切不平整不能完全贴合而出现缝隙,包扎伤口时易发生移位等现象,接穗和砧木之间难以形成愈伤组织而导致接穗死亡,嫁接成活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嫁接成活率高、操作简便、省力省工、快速形成矮化丰产树形和结果的锥栗大树改接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锥栗嫁接成活率低、需多年多次补接,嫁接工序复杂、效率不高,接后管理费时费工,以及树体生长和恢复结果缓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锥栗大树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大树截干:在休眠期对锥栗大树进行截干处理,针对不同树形、隐芽数量及其分布情况等选择截干方式;
(2)培养新梢:大树截干后加强林地抚育管理,多施有机肥,促使主干或分枝基部及四周隐芽发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8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