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4986.6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崔贺广;黄仁尚;谢锋;毛凤梅;傅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J7/00;H02K7/1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动力发电装置,由外部传动件的机械能经输入轴带动减速电机的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能信号电荷汇集后进行整流稳压,再经其中1个阈值开关为充电模块充电,各组件的设置,将外部传动件在传动过程中产生机械能转换为相应的电能,该电能信号或稳定、或不稳定、或零散,本发明将所有电能信号进行收集和存储,为充电模块充电,有效将其它形式的能量收集起来,转换为利用频率高的电能,满足人们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转换领域,具体涉及动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短缺,从长远来看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国家正大力开发新能源,并提倡节能。电能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使用频率非常高,需求非常大,通常由风能、原子能、水能、化学能、光能、机械能等能量转换而来,因此,在严峻的能源短缺的形式下,应当充分利用生产、生活中的各类能量,将其转换为电能,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动力是指使机械做功的各种力,包括来自日常生活行为带来的力,如健身、起坐等。有待于提出一种能有效地将日常健身、起坐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动力发电装置,以实现能量采集和存储,服务于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发电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有效将健身、起坐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进行充分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动力发电装置,包括输入轴、减速电机、电荷汇集器、整流稳压模块、至少1个阈值开关以及至少1个充电模块;所述输入轴一端与外部传动件连接,所述输入轴另一端安装在减速电机上,带动减速电机转动;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的电信号输入至电荷汇集器;所述电荷汇集器的输出信号输入至整流稳压模块;所述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至少1个阈值开关;所述阈值开关的数量与充电模块的数量相同,1个阈值开关对应1个充电模块;所述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信号经其中1个阈值开关输出至与该阈值开关对应的充电模块;所述各充电模块为外部装置供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信号还输出至控制器模块,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输入至充电控制器中;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整流稳压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控制器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逆变器以及变换器控制电路;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变换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换器控制电路连接外部装置的供电端,外部装置由逆变器的输出信号供电或由外部市电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外部传动件的机械能经输入轴带动减速电机的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能信号电荷汇集后进行整流稳压,再经其中1个阈值开关为充电模块充电,各组件的设置,将外部传动件在传动过程中产生机械能转换为相应的电能,该电能信号或稳定、或不稳定、或零散,本发明将所有电能信号进行收集和存储,为充电模块充电,有效将其它形式的能量收集起来,转换为利用频率高的电能,满足人们需求;
2、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控制器,本发明在户外使用时,还能收集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进行存储,实现机械能转换电能的同时,还能实现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充分利用各类型能量;
3、设置逆变器和变换器控制电路,将整流稳压模块输出的信号直接进行逆变,并在变换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由逆变器的输出信号为外部装置供电或者由外部市电为外部装置供电,实现为外部装置直接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钴铁硒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高纤馒头配方及高纤馒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