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冷轧薄板翘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1145.X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6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圣杰;刘新院;岳重祥;李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B21B3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薄板 翘曲 防皱辊 机架入口 平整机 轧制力 辊径 减小 平整 措施保证 工艺生产 机架出口 平整工艺 上工作辊 系统分析 下工作辊 轧制 工作辊 双机架 优化 出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冷轧薄板翘曲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系统分析冷轧薄板翘曲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改善平整机工作辊配辊并优化平整工艺参数的方式改善冷轧薄板翘曲问题,并形成一整套的工艺生产方法。其中主要包括:采用上工作辊辊径小于下工作辊的配辊方式,且保持辊径差在2~10mm;平整时两个机架都采用小轧制力,大张力的轧制模式。1#和2#机架轧制力在2000~5000kN,1#机架入口张力在30~50kN,机架间张力在40~60kN,2#机架出口张力在30~50kN;平整机1#机架入口防皱辊高度在80~100mm,机架间防皱辊高度100~140mm,出口防皱辊高度80~100mm。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冷轧薄板经双机架平整后翘曲值在10mm以内,提高了冷轧薄板的产品档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小冷轧薄板翘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冷轧薄板主要用于汽车、家电和各类食品包装。因此,除了通常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要求外,对带钢板形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在冷轧薄板平整轧制过程中,翘曲问题十分突出。沿轧制方向的纵向翘曲称为L翘,而垂直轧制方向的横向翘曲称为C翘,纵向和横向同时存在翘曲的称为四角翘。
目前国内对于该类缺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专利CN102756013A公开了一种冷轧带钢翘曲的改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主要在平整机出口安装翘曲控制装置BQK,通过调节BQK辊子的高度实现控制矫直和调整轧制包角这两种翘曲控制技术的控制效果,从而高效地消除平整后带钢的翘曲缺陷。但该方法需额外添加翘曲控制设备,增加了设备投资,而且不是所有的平整机都有位置安装此设备。
文章“宝钢镀锡板翘曲原因分析与对策”(宝钢技术,2004,1,p36-39)认为翘曲主要是由于平整时内应力分布不均匀导致。改善翘曲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拉矫机改善翘曲。此外本文中还提到优化平整工艺参数来改善翘曲,具体降低平整段张力和弯辊力,减小上下工作辊的粗糙度差来改善平整后翘曲。然而该文章提到的通过优化平整工艺参数忽略了平整轧制力这一重要参数。
文章“冷轧带钢板形翘曲变形过程及规律的解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36(3),P378-382)分析了翘曲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纵向延伸在厚度方向上呈现不均匀引起。带钢翘曲度大小随着带钢上下表面纵向延伸差和横向与纵向延伸比值的增大而线性地增大,随着带钢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带钢宽度的增大而呈二次关系增大。该文章对翘曲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力学分析,但并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冷轧薄板翘曲的方法,通过匹配工作辊辊径、平整时轧制力和张力和机架间防皱辊高度,改善冷轧薄板的翘曲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小冷轧薄板翘曲的方法,冷轧薄板在进入双机架平整时:
(1)采用上工作辊辊径小于下工作辊的配辊方式,且辊径差为2~10mm;
(2)平整时两个机架都采用小轧制力,大张力的轧制模式,1#和2#机架轧制力在2000~5000kN,1#机架入口张力在30~50kN,机架间张力在40~60kN,2#机架出口张力在30~50kN;
(3)平整机1#机架入口防皱辊高度在80~110mm,机架间防皱辊高度100~140mm,出口防皱辊高度80~110mm。
带钢在平整过程中,平整机为下支承辊传动,下支承辊带动下工作辊,工作辊带动带钢,带钢带动上工作辊以及上支承辊运动。这样的传动模式就造成带钢上下表面延伸率不均匀,下表面的延伸率要大于上表面,从而造成带钢向上表面翘曲。为改善下支承辊传动导致带钢下表面延伸率大于上表面所引起的翘曲缺陷,本发明进行工作辊辊径匹配、平整时轧制力和张力之间的匹配和机架间防皱辊高度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1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纵剪分条机的收卷装置
- 下一篇:直头机矫直低碳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