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并行生成SIFT描述子的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0699.8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4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虞志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399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描述子 重排 子区域 并行 地址发生器 地址信息 计算模块 生成模块 关键点位置信息 存储文件 接收存储 传统的 | ||
1.一种用于并行生成S I FT描述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关键点进行处理以产生不同的存储文件的地址信息的地址发生器模块(1)、用于生成初始描述子的初始描述子生成模块(2)、用于计算得到主方向的主方向计算模块(3)、用于对初始描述子进行重排的初始描述子重排模块(4)以及对像素点所处的子区域进行重排的子区域重排模块(5),所述地址发生器模块(1)与主方向计算模块(3)、初始描述子生成模块(2)连接,所述初始描述子重排模块(4)与主方向计算模块(3)、初始描述子生成模块(2)、子区域重排模块(5)连接,所述地址发生器模块(1)将产生的幅值幅角存储文件地址、权值存储文件地址送到主方向计算模块(3),所述地址发生器模块(1)将产生的幅值幅角存储文件地址、权值存储文件地址以及子区域划分地址送到初始描述子生成模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并行生成S I FT描述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发生器模块(1)包括用于生成幅值幅角存储文件地址的幅值幅角发生器(11)、用于生成权值存储文件地址的权值发生器(12)以及用于生成像素点子区域划分地址的划分地址发生器(13),所述幅值幅角发生器(11)、权值发生器(12)均和主方向计算模块(3)、初始描述子生成模块(2)连接,所述划分地址发生器(13)与初始描述子生成模块(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并行生成S I FT描述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方向计算模块(3)包括第一地址信息处理模块(31)、对处理后的地址信息进行累加得到幅值幅角直方图数据的第一累加器模块(32)以及对幅值幅角直方图数据进行比较得到主方向的比较器模块(33),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处理模块(31)、第一累加器模块(32)以及比较器模块(3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处理模块(31)与地址发生器模块(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并行生成S I FT描述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处理模块(31)包括对幅值信息进行处理的第一幅值处理模块(311)以及对幅角信息进行处理的第一幅角处理模块(312),所述第一幅值处理模块(311)、第一幅角处理模块(312)分别与第一累加器模块(32)连接,所述比较器模块(33)包括四级比较器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并行生成S I FT描述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描述子生成模块(2)包括第二地址信息处理模块(21)、对关键点周围的像素点进行子区域划分的划分模块(22)以及对处理后的地址信息进行累加得到幅值幅角直方图数据的第二累加器模块(23),所述划分模块(22)、第二地址信息处理模块(21)以及第二累加器模块(23)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处理模块(21)、划分模块(22)与地址发生器模块(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并行生成S I FT描述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处理模块(21)包括对幅值信息进行处理的第二幅值处理模块(211)以及对幅角信息进行处理的第二幅角处理模块(212),所述第二幅值处理模块(211)、第二幅角处理模块(212)分别与划分模块(22)连接,所述划分模块(22)包括一个多路选择器。
7.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并行生成S I FT描述子的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地址发生器模块(1)根据关键点位置信息获取其周围S*S大小的窗口的像素点的地址数据,并产生不同的存储文件的地址信息;
B、主方向计算模块(3)接收存储文件的地址信息计算得到主方向,同时初始描述子生成模块(2)接收存储文件的地址信息生成初始描述子;
C、根据主方向对初始描述子进行描述子重排以及子区域重排后得到最终的描述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06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