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源配电网下不良数据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0271.3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邓松;吴新新;岳东;张利平;付雄;朱博宇;徐雨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良数据 配电网 离散小波变换 小波变换系数 小波变换 尺度 离散化 算法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相乘 归一化处理 分类结果 连续属性 数据序列 数字信号 有效识别 多尺度 逆变换 降噪 聚类 重构 采集 筛选 模糊 分类 投票 | ||
1.一种有源配电网下不良数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采集的有源配电网数据提取特征值;对提取的特征值所对应数据的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得到离散化数据序列;
对所得到的离散化数据序列进行多尺度的离散二进小波变换,得到第一、第二、第三尺度下的小波变换序列,及计算得到第一、第二、第三尺度的离散小波变换值;
将第一、第二、第三尺度的离散小波变换值进行相乘后归一化处理,得到其中一个尺度下的小波变换系数,并将其与所得该尺度的离散小波变换值比较,判断该系数属于有效系数类或无效系数类;
重构所判断属于有效系数类的小波变换系数,进行离散二进小波逆变换,及采用拉普拉斯模型和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得到降噪后数字信号;
采用模糊ISODATA算法对降噪后数字信号进行聚类,经自迭代获得最优解,得到降噪后数字信号的普通分类结果;并利用KNN分类算法对普通分类结果进行分类,获得最终分类结果;
对所得最终分类结果进行投票筛选,识别出数据属于不良数据或良数据,并标识出不良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源配电网下不良数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对离散化数据序列进行三个尺度的离散二进小波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源配电网下不良数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对相乘的第一、第二、第三尺度的离散小波变换值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一尺度下的小波变换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源配电网下不良数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采用模糊ISODATA算法对降噪后数字信号进行聚类,经自迭代获得最优解,包括:
对降噪后数字信号中的每个元素抽取若干个特征得到特征集合;
定义喜好指标来度量对模糊子集的所属程度;
将降噪后数字信号分类得到布尔矩阵,及定义不良数据集合的喜好度和良数据集合的喜好度,将布尔矩阵带入聚类中心迭代公式,计算聚类中心并经迭代获得最优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源配电网下不良数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对所得最终分类结果进行投票筛选,包括:
对所得最终分类结果进行投票,并对每个投票依据距离进行加权;
判断加权后的距离与设置的距离阈值的大小,根据判断结果识别此数据属于不良数据或良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有源配电网下不良数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根据判断结果识别此数据属于不良数据或良数据具体为:
当加权后的距离大于设置的距离阈值时,识别该数据为不良数据;
当加权后的距离小于设置的距离阈值时,识别该数据为良数据。
7.一种有源配电网下不良数据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离散器,用于对采集的有源配电网数据提取特征值;对提取的特征值所对应数据的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利用快速查找的方法得到离散化数据序列;
噪声过滤器,用于对所得到的离散化数据序列进行多尺度的离散二进小波变换,得到第一、第二、第三尺度下的小波变换序列,及计算得到第一、第二、第三尺度的离散小波变换值并相乘后归一化处理,得到其中一个尺度下的小波变换系数,将其与所得该尺度的离散小波变换值比较,判断该系数属于有效系数类或无效系数类;重构所判断属于有效系数类的小波变换系数,进行离散二进小波逆变换,采用拉普拉斯模型和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得到降噪后数字信号;
样本聚类器,用于采用模糊ISODATA算法对降噪后数字信号进行聚类,经自迭代获得最优解,得到降噪后数字信号的普通分类结果;
目标识别器,用于并利用KNN分类算法对普通分类结果进行分类,获得最终分类结果,并对所得最终分类结果进行投票筛选,识别出数据属于不良数据或良数据,并标识出不良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02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