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分布式的失窃手机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7500.6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9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哲;周覃;杨昆;蒋鑫;刘忆宁;王瑞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32;H04L29/06;H04L29/08;H04M1/725;G06K1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分布式 失窃 手机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分布式的失窃手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手机生产商通过客户端服务器向区块链后台网络发送手机的IMEI码,用于所述区块链后台网络生成与该手机的IMEI码对应的密码A;将该密码A反馈给手机生产商,手机生产商将该密码A转换成二维码;
步骤S02,手机用户在客户端服务器上通过实名制认证获得一对唯一的公钥和私钥;客户端服务器将该私钥反馈给手机用户,用于手机用户在客户端服务器上的验证登录;客户端服务器将该公钥发送至区块链后台网络并存储;
步骤S03,手机用户利用该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密码A,并采用所述密码A和私钥登录客户端服务器,客户端服务器将该私钥发送至区块链后台网络,用于与所述公钥进行验证绑定,实现该手机的所有权的确认;
步骤S04,所述区块链后台网络利用手机用户的私钥和手机的IMEI码生成一控制密码B,将所述控制密码B反馈给手机用户,并且客户端服务器将密码A设置为失效;
步骤S05,当手机用户的手机遗失或被盗窃时,手机用户利用控制密码B向客户端服务器发送遗失或被盗信息,区块链后台网络将手机的IMEI码反馈给客户端服务器,由客户端服务器分别向该手机的运营商和该手机上所安装的APP软件的软件开发商发送手机的IMEI码,使该手机停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分布式的失窃手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用户遗忘控制密码B,通过私钥登录客户端服务器,并进行找回密码请求,区块链后台网络将控制密码B反馈给手机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分布式的失窃手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用户通过控制密码B进行手机解绑,用于获得手机使用权的用户再次绑定,生成控制密码C,并由客户端服务器设置控制密码B为失效,实现该手机的所有权转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分布式的失窃手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区块链后台网络采用哈希算法将手机的IMEI码转换成密码A,区块链后台网络将密码A的值和手机的IMEI码进行封装,加载至区块链中,并加盖时间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分布式的失窃手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4中,区块链后台网络将手机的IMEI码与手机用户的私钥组合形成一字符串,并采用哈希算法加密该字符串生成密码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分布式的失窃手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后台网络采用非对称加密的方式对控制密码B进行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中并加盖时间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分布式的失窃手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A、控制密码B和控制密码C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在区块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75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