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往复注浆的钢管桩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3803.0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建;张洁龙;张阿晋;张竹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5/04;E02D17/04;E02D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桩 外套管 注浆 内套管 注浆孔 钢管桩围护结构 母锁扣 固接 孔位 地下工程建设 并列设置 螺纹连接 施工难度 止水功能 对齐 增大的 状态时 错开 套管 侧壁 施工 压送 咬合 止水 子锁 冲洗 配合 | ||
本发明的一种可实现往复注浆的钢管桩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领域。针对现有钢管桩围护结构存在止水效果有限,施工难度增大的问题。它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钢管桩,钢管桩包括钢管桩本体以及固接于其外壁的一对子、母锁扣,相邻两根钢管桩的子、母锁扣相互咬合为一体;子锁扣包括固接于钢管桩本体的外套管及与其相配合的内套管,内、外套管螺纹连接,内、外套管的侧壁设有相对应的多个注浆孔。注浆状态时,旋转内套管,使内、外套管的注浆孔孔位对齐,在内套管内进行注浆,将浆液通过注浆孔压送至子、母锁扣之间的间隙,实现止水功能,注浆完毕后,旋转内套管使内、外套管的注浆孔孔位错开,实施内套管冲洗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往复注浆的钢管桩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软土地区,基坑钢管桩围护结构较多地采用以下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钢管桩与止水帷幕相结合,另一种是相邻两根钢管桩采用子、母锁扣相互咬合连接为一体。
如图1所示,连续设置的钢管桩1与搅拌桩止水帷幕2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止水功能,但明显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而且,由于搅拌桩止水帷幕2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其止水效果不好,经常出现局部或大面积漏水的情况,仍需要钻孔注浆止水。如图2所示,相邻两根钢管桩3通过子、母锁扣相互咬合的连接形式,通过增加地下水的绕流路径来实现止水功能,但由于施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地下水流通道阻力较小时,其止水效果明显减弱,由于需要从锁扣内进行钻孔注浆施工,其施工难度明显增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钢管桩围护结构子、母锁扣相互咬合的连接形式存在止水效果有限,需从锁扣内钻孔注浆加强止水导致施工难度增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往复注浆的钢管桩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内套管能够对齐或错开内、外套管注浆孔的孔位,进而对子、母锁扣之间的间隙实现往复注浆以提高止水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往复注浆的钢管桩围护结构,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钢管桩,所述钢管桩包括钢管桩本体,以及沿所述钢管桩本体轴线设置且固接于钢管桩本体外壁的一对母锁扣和子锁扣,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的母锁扣和子锁扣相互咬合为一体;
所述子锁扣包括固接于钢管桩本体的外套管,及与外套管相配合的内套管,底端封闭的内套管套设于外套管内并与外套管螺纹连接,所述母锁扣横截面呈“C”形,且所述母锁扣的槽口远离钢管桩本体轴线方向设置,相邻两根所述钢管桩的子锁扣的外套管卡扣于母锁扣的槽口内,而且,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侧壁设置的多个注浆孔位置相对应,相邻两个所述注浆孔沿圆周方向的间距大于注浆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侧壁的内螺纹以及所述内套管侧壁的外螺纹均设置于最顶部所述注浆孔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侧壁的注浆孔位置相对应,所述注浆孔自上而下均布于所述外套管或内套管的侧壁,且所述注浆孔沿圆周方向和/或轴线方向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侧壁的注浆孔位置相对应,沿所述外套管或内套管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注浆孔组成孔隙组,多个所述孔隙组以所述外套管或内套管轴线为中心自上而下呈螺旋状分布于所述外套管或内套管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的注浆孔自上而下均布于其侧壁,所述内套管的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多个注浆孔组成孔隙组,多个所述孔隙组以所述内套管轴线为中心自上而下呈螺旋状分布,且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注浆孔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内套管的顶端还设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外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插口,所述钢管桩本体外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承口,所述外套管与所述钢管桩本体之间承插连接。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往复注浆的钢管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3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