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电池箱及其制法、箱体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1619.2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8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许玉林;龚晓冬;王爱淑;娄豫皖;顾江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箱 液冷 换热水管 槽道 制法 电池 表面设置 接触布置 敞口的 内凹陷 嵌设 箱壁 有向 种液 申请 配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冷电池箱及其制法、以及配置这种液冷电池箱的箱体电池,所述液冷电池箱包括:敞口的箱体以及与所述箱体接触布置的换热水管;所述箱体的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槽道,所述换热水管嵌设于所述槽道内。本申请这种液冷电池箱具有更薄的箱壁厚度,而且在换热水管损坏时可轻松更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电池箱及其制法、以及配置这种液冷电池箱的箱体电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带有液冷结构的电池箱通常为这种结构形式:在箱壁内部埋设一根或多根弯折状的水管。使用时,将前述水管的进、出水口与外界的循环供水系统相连,循环供水系统将低温水送至水管、并在水管中流动,沿水管流动的低温水吸收箱壁(箱壁吸收箱内电池热量)的热量后而升温,升温后的水从水管出水口回流至前述循环供水系统。
上述水管在箱壁内的埋设工艺通常为:把不锈钢材质的水管作为嵌件放入箱体的浇铸模具中,当熔融的铝水浇如模具并冷却后,便形成了箱壁内埋设有水管的电池箱。
1、上述这种结构的电池箱,因为水管弯曲埋在箱壁内,而且铝质的箱壁在成型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压铸而提高其结构强度,故而必须将箱壁的厚度做的非常的大,至少需保证箱壁具有16mm左右的厚度,这使得电池箱自重很大,同时也增大了电池箱外轮廓的体型,这与箱体电池轻小化设计背道而驰,而且也增加了电池箱的材料成本。
2、上述这种结构的电池箱,其所使用的水管为不锈钢管,然而不锈钢管换热系数较低。
3、上述这种结构的电池箱必须做的很厚才能保证其强度。
4、上述这种结构电池箱中的换热水管一旦出现故障,无法将水管拆除进行维修或更换,导致整个电池箱整体报废,无法二次利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液冷电池箱,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这种电池箱的制法以及配置这种电池箱的箱体电池,这种液冷电池箱具有更薄的箱壁厚度,而且在换热水管损坏时可轻松更换。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冷电池箱,包括:
敞口的箱体,以及
与所述箱体接触布置的换热水管;
所述箱体的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槽道,所述换热水管嵌设于所述槽道内。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槽道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底壁以及围合设置于所述箱体底壁上方的箱体侧壁,所述槽道设置于所述箱体底壁的外表面。
所述箱体底壁的外表面固定设置将所述换热水管封闭于所述槽道内的保护板。
所述换热水管为金属管。
所述换热水管为铜管、铝管或铜铝复合管,所述铜铝复合管由固定连接的外层铝管和内层铜管构成。
所述换热水管被挤压嵌设于所述槽道内,并且所述换热水管的管壁与所述槽道的槽道壁挤压接触。
所述槽道的槽道侧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换热水管管壁沿着所述槽道的宽度方向侧向伸展变形而伸入所述凹槽内。
所述槽道和所述换热水管均为多段弯折结构,所述换热水管为扁管,并且所述换热水管的径向厚度与所述箱体底壁的厚度同向布置。
所述箱体的表面形成有纵横交错布置的若干加强筋,所述槽道形成于所述加强筋之间。
所述换热水管共设置有两根,这两根换热水管内水流均由所述箱体底壁的中部向两侧引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1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检测装置和基台的插入孔结构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