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嵌合抗原受体、表达载体、慢病毒及T细胞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1146.6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存;顾潮江;廖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867;C12N5/1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载体 嵌合抗原 慢病毒 特异性识别 单链抗体 嵌合蛋白 基序 偶联 联合 蛋白 技术原理 肿瘤疾病 回输 复发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嵌合抗原受体、表达载体、慢病毒及T细胞,联合嵌合抗原受体包括嵌合蛋白CAR19和嵌合蛋白CAR22,所述CAR19是由至少包括特异性识别CD19的单链抗体和T细胞活化基序两种蛋白的片段偶联而成;所述CAR22是由至少包括特异性识别CD22的单链抗体和T细胞活化基序两种蛋白的片段偶联而成。另外,表达载体、慢病毒及T细胞均是基于CART技术原理,联合CAR19T和CAR22T序贯回输,来有效降低之前CAR19T高复发的情况,以及防止CAR19T的重度CR。为肿瘤疾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两种与CD19和CD22结合的配体,具体来说是与CD19和CD22有关的联合嵌合抗原受体、表达载体、慢病毒及T细胞。
背景技术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肿瘤相关抗原、调控机体攻击肿瘤细胞(高度特异性的细胞溶解)的能力。这个生物过程十分复杂,目前仍处于研究之中。上世纪90年代,多个科研小组已经发现了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s),T淋巴细胞可以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依赖性方式识别这些肿瘤抗原。
肿瘤免疫治疗通常分为两类,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治疗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2(interleμkin-2,IL-2),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卡介苗等细胞因子和毒素,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特异性免疫治疗主要是肿瘤疫苗。
肿瘤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形成并不需要抗原刺激,能广泛地针对多种抗原,是免疫应答的基础,但特异性不强,对某种特定抗原物质往往不能产生足够强度的反应非特异性的免疫治疗。在进入临床试验的多种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应用最为广泛[Rosenberg S A,Lotze M T,Mμμl L M,et al.A progress report on thetreatment of 157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μsing 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 cells and interleμkin-2or high-dose interleμkin-2alone[J].N Engl JMed,1987,316(15):889-897]。
肿瘤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治疗
近20多年来单克隆抗体已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抗肿瘤单抗药物一般包括两类:一是抗肿瘤单抗,二是抗肿瘤单抗偶联物,或称免疫偶联物。免疫偶联物分子由单抗与“弹头”药物两部分组成,“弹头”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药物和毒素,与单抗连接后分别构成放射免疫偶联物、化学免疫偶联物和免疫毒素。在1997年11月和1998年10月美国FDA分别通过了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两个单抗—Ritμximab(ritμxan)和Trastμzμmab(herceptin)[Dillman R O.Magic bμllets at last!Finally—approval of amonoclonal antibody for the treatment ofcancer[J].Cancer Biother Radiopharm,1997,12:223-225.]。目前认为单抗的作用机制有阻断作用、信号传导作用以及靶向作用等三种作用机制,没有直接的杀伤作用。另外还存在药理学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到达肿瘤的药量不足。由于偶联物是异体蛋白,会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有相当数量将积聚于肝、脾和骨髓。偶联物是大分子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内皮层及穿透肿瘤细胞外间隙均受到限制。
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1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