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EL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7018.X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2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岸本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04 | 分类号: | H05B33/04;G09F9/30;H10K50/844;H10K59/12;H10K71/00;H05B3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叶乙梅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el 设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有机EL设备(100A)具有包含多个有机EL元件的有源区域(R1)和位于有源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周边区域(R2),并且具有元件基板(1)以及薄膜密封结构(10A),元件基板具有基板以及由基板支承的多个有机EL元件,薄膜密封结构覆盖所述多个有机EL元件。薄膜密封结构具有:第一无机势垒层(12)、与第一无机势垒层的上表面相接的有机势垒层(14)、与第一无机势垒层的上表面和有机势垒层的上表面相接的第二无机势垒层(16)。周边区域具有:第一突状结构体(22a),其包含由基板支承的、沿有源区域的至少一个边延伸的部分;以及在第一突状结构体上延伸设置的第一无机势垒层的延伸设置部(12e),第一突状结构体的高度大于第一无机势垒层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EL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已开始实用化。有机EL显示装置的特征之一为,可以获得柔性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中,针对每个像素具有:至少一个有机EL元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控制向每个OLED供给的电流的至少一个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以下,将有机EL显示装置称为OLED显示装置。如上所述,针对每个OLED,具有TFT等开关元件的OLED显示装置被称为有源矩阵型OLED显示装置。另外,形成TFT和OLED的基板被称为元件基板。
OLED(特别是有机发光层和阴极电极材料)受到水分的影响容易劣化,且容易产生显示不均。作为保护OLED免受水分并且提供不损害柔软性的密封结构的技术,开发了薄膜密封(Thin Film Encapsulation,TFE)技术。薄膜密封技术是通过交替地层叠无机势垒层和有机势垒层来获得足够的水蒸气势垒性的薄膜。从OLED显示装置的耐湿可靠性的观点来看,作为薄膜密封结构的WVTR(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WVTR,水蒸气透过率),通常要求为1×10-4g/m2/day以下。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OLED显示装置所使用的薄膜密封结构具有厚度约5μm至约20μm的有机势垒层(高分子势垒层)。这样相对较厚的有机势垒层也起到使元件基板的表面平坦化的作用。
另外,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有具有由不均匀的树脂构成的有机势垒层的薄膜密封结构。专利文献1或2中记载的薄膜密封结构不具有厚的有机势垒层。因此,如果使用专利文献1或2中记载的薄膜密封结构,则认为OLED显示装置的弯曲性得到改善。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薄膜密封结构:当从元件基板侧依次形成第一无机材料层(第一无机势垒层)、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无机材料层(第二无机势垒层)时,第一树脂材料不均匀地分布在第一无机材料层的凸部(覆盖凸部的第一无机材料层)的周围。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使第一树脂材料不均匀地分布在可能未被第一无机材料层充分覆盖的凸部周围,从而抑制水分和氧气从该部分侵入。另外,第一树脂材料作为第二无机材料层的基底层发挥功能,因此可以适当地形成第二无机材料层,且可以适当地以期望的膜厚涂布第一无机材料层的侧面。第一树脂材料如下而形成。将加热汽化后的雾状有机材料供给到维持在室温以下的温度的元件基板上,并且有机材料在基板上冷凝而滴状化。液滴状的有机材料由于毛细管现象或表面张力而在基板上移动,并且不均匀地分布在第一无机材料层的凸部的侧面与基板表面之间的边界部。之后,通过使有机材料固化,在边界部形成第一树脂材料。专利文献2也公开了具有同样薄膜密封结构的OLED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96137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391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未经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7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