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织造纤维幅材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4870.1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游锦璋;乔纳森·H·亚历山大;迈克尔·R·贝里根;伊藤朗;苏小军;吴勤荣;任丽赟;托马斯·P·汉施恩;丹尼尔·J·齐利希;萨钦·塔瓦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4 | 分类号: | D04H1/44;B32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孙微;孙进华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造 纤维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非织造纤维幅材,包括:
包含无定形热塑性聚合物的多根纤维;以及
均匀分布在所述多根纤维中的多个异质内含物;
其中所述纤维为熔喷纤维,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具有至少一个主表面,该主表面经选择性致密化加工而形成相对于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剩余部分致密化但是保持所述熔喷纤维提供的表面积的层,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的层中不存在多根纤维的显著熔融,其中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部分和非致密化部分的中值纤维直径基本上相同,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的层的密实度最高达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非致密化部分的3倍,并且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能被模制成深度尺寸大于其一个或两个横向尺寸的10%、15%或20%的三维模制制品。
2.一种非织造纤维幅材,包括:
多根第一纤维,所述多根第一纤维包含一种或多种热塑性半结晶聚酯并且具有至多10微米的中值直径;
其中所述第一纤维为熔喷纤维,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具有至少一个主表面,该主表面经选择性致密化加工而形成相对于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剩余部分致密化但是保持所述熔喷纤维提供的表面积的层,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的层中不存在多根纤维的显著熔融,其中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部分和非致密化部分的中值纤维直径基本上相同,并且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的层的密实度最高达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非致密化部分的3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幅材,还包括多根第二纤维,所述多根第二纤维包含一种或多种热塑性半结晶聚酯并且具有至少10微米的中值直径。
4.一种非织造纤维幅材,包括:
中值纤维直径为至多6微米的多根纤维,其中所述多根纤维包含至少35重量%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选自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聚氨酯、聚丁烯、聚乳酸、聚苯硫醚、聚砜、液晶聚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丙烯腈、环状聚烯烃或者它们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其中所述纤维为熔喷纤维,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具有至少一个主表面,该主表面经选择性致密化加工而形成相对于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剩余部分致密化但是保持所述熔喷纤维提供的表面积的层,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的层中不存在多根纤维的显著熔融,其中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部分和非致密化部分的中值纤维直径基本上相同,并且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的层的密实度最高达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非致密化部分的3倍。
5.一种非织造纤维幅材,包括:
多根熔喷纤维,所述多根熔喷纤维包含至少一种热塑性半结晶聚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热塑性半结晶聚合物不包含能有效地实现成核作用的量的异质内含物,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是尺寸上稳定的并表现出小于15%的收缩率;
其中所述纤维为熔喷纤维,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具有至少一个主表面,该主表面经选择性致密化加工而形成相对于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剩余部分致密化但是保持所述熔喷纤维提供的表面积的层,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的层中不存在多根纤维的显著熔融,其中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部分和非致密化部分的中值纤维直径基本上相同,并且其中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致密化的层的密实度最高达所述非织造纤维幅材的非致密化部分的3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幅材,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热塑性半结晶聚合物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乳酸、聚羟基丁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或它们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幅材,其中致密化层是设置在不致密化的两个层之间的中间层。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幅材,其中所述致密化层具有在800MKS Rayl至3,000MKS Rayl范围内的流动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48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