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1827.X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9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上原茂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70/48 | 分类号: | B29C70/48;B29C3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成形 方法 | ||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树脂的浸渗偏差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在复合材料(130)的成形方法中,在将纤维基材(100)配置到在模具(110)内形成的空腔的状态下注入树脂(120),使树脂硬化而成形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中,在纤维基材的局部(101)使润湿性提高,在构成模具的空腔的间隙比其他部位小的狭窄部(115)配置纤维基材的润湿性提高了的局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树脂浸渗到纤维基材而成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公知有RTM(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成形法、CRTM(压缩树脂传递模塑,CompressionResin Transfer Molding)成形法。
在这些成形方法中,纤维基材被配置于模具内的空腔内,树脂被注入该空腔内,但纤维基材成为流动阻力。因此,进行抑制流动阻力的尝试,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水平的成形面彼此之间形成比成形品的厚度大的空腔。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16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模具的成形面不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公开那样的单纯的水平面,实际上具有与车身等的形状相对应的复杂的形状。
因此,即使以在例如水平的成形面彼此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隔的间隙的方式对模具进行了控制,在除此之外的例如倾斜的成形面彼此之间有时产生间隙较窄的部位。并且,在这样的部位中,与其他部位相比,流动阻力较高,树脂难以流动,因此,有可能树脂的浸渗产生偏差。树脂的浸渗偏差有时成为强度、刚性的降低进而外观不良的主要原因,并不优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树脂的浸渗偏差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
在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中,在将纤维基材配置到在模具内形成的空腔的状态下注入树脂,使所述树脂硬化而成形复合材料。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中,在所述纤维基材的局部使润湿性提高,将所述纤维基材的所述局部配置于构成所述空腔的间隙比其他部位小的狭窄部。
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能够抑制树脂的浸渗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成形方法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在纤维基材的局部使润湿性提高的处理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纤维基材向模具的配置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配置纤维基材而使模具闭合了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树脂向模具的注入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树脂注入后使模具进一步合模后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成形品的脱模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毛细管现象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液滴的接触角与润湿性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液滴的接触角与润湿性之间的关系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1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系统导轨清洁组件
- 下一篇:金属图案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