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食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81377.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费比安·格拉夫;艾伦·肯尼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创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体 加热食物 饮料 婴幼儿食用 盖子封闭 可加热 圆筒形 保存 操控 顶面 内筒 运输 封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存、运输以及加热食物和饮料、特别是为了让婴幼儿食用而准备的食物和饮料的餐食容器。所述餐食容器应适合用于保存、运输以及加热食物和饮料,并且可以简单且安全可靠地由年幼的儿童操控。为此,餐食容器包括基本上圆筒形的外壳体(2),该外壳体具有封闭的底部并且其上部顶面可以通过盖子封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底部(8)的可加热的内筒(7)布置在外壳体(2)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存、运输以及加热食物和饮料、特别是为了让幼儿和婴儿食用而准备的食物和饮料的餐食容器。
这里指的是一种餐食容器,其使得能够例如在路上或者在旅途中携带预先准备的食品和饮料,并且现场在几分钟内将其加热,由此使得能够随时随地实现一顿温暖的饭或者说温暖的饮料、特别是奶。
背景技术
已知多种可加热的饭盒,其具有铰接的盖子或者侧部,其中,借助于拉链或者粘扣带完成盖子或者侧部的关闭。
根据WO 2011/112284A1的用于特别是面包和佐餐食物等膳食的容器具有柔性分隔件,以获得上部和下部壳体。其仅用于借助于置入的热或者冷凝胶来维持膳食的现有温度。
从DE 202013010997U1已知一种折合式容器,其构造为使得在打开上部壳体时不会有物品掉出。该折合式容器由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构成,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在一个纵向侧上铰接地彼此连接。在相对的纵向侧上配置有卡接式封闭装置。上部壳体配置有上部的内盖,而下部壳体配置有下部的内盖,使得两个内部空间可完全地并且彼此独立地封闭。在内盖的铰接部分的相对侧上,在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中分别配置有呈卡接式凸出部形式的盖封闭装置。
WO 2015/177726A1中公开了一种饭盒,其适合用于保存、运输和加热食物、特别是即食食物。该饭盒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该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在一个纵向侧上以铰接的方式彼此连接,其中,在相对的纵向侧上配置有封闭装置。在下部壳体中能够布置具有环绕的并且折弯的边缘区域的内部壳体,该边缘区域配属有隔热部以及加热元件,其中在内部壳体的环绕的边缘内成型有用于容纳密封件的凹槽。
上述现有技术不适于幼儿使用,并且也不适合于饮料的保存、加热以及保温。然而,已知的是通常的奶瓶,其可以被插入多边热容器,这类似于通过加热元件进行水浴。
此外,还有从下方加热的用于路上使用的通常的咖啡杯,然而这些咖啡杯仅仅被设计用于热饮以及用于成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展一种用于幼儿和婴儿的餐食容器,其适合用于保存、运输以及加热食物和饮料,并且可以简单且安全地由年幼的儿童操控。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餐食容器来实现,所述餐食容器在外观上设计为与水瓶类似。餐食容器包括基本上圆筒形并且隔热的外壳体,该外壳体具有封闭的底部并且其上部顶面可以通过盖子封闭。在外壳体中布置有具有底部的内筒,该内筒可优选地无线地、例如感应式地加热。特别地,糊状的食品和例如奶或者茶等饮料可被加热。
为了加热食品或者饮料,特别地,内筒的底部以及壁是可加热的。相反地,同样也可进行冷却。由于外壳体所使用的隔热部,该外壳体的温度几乎不高于手温。因此,在使用餐食容器时,排除了成人以及婴儿或者幼儿等使用者受伤、特别是灼伤的可能性。餐食容器还使得能够实现没有“热点”的均匀加热。
优选地,无线地和/或感应式地实现内筒的能量供应,使得外壳体可不必具有任何连接结构或者切换器。当在路上时,也可使用电源装置等。供能设备可以基于常规的230V交流电电网,或者也可基于5/20V或12/24V直流电电网,使得借助于USB接口实现的与计算机的连接、或者与汽车的点烟器的连接成为可能。
与此相反,在已知的容器或者咖啡杯中,不能加热用于儿童的糊状食品,并且不能由幼儿直接食用。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创公司,未经凡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1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