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钳子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3436.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6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栗林直树;渡边英树;穴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34/37;B25J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爪部 钳子 插入管 钳爪 机器人 回转执行器 相向配置 旋转驱动 工作液 室内 | ||
机器人钳子(1),具备:插入管(4);和设置于所述插入管的梢端的钳爪(2);所述钳爪具有:相互相向配置的第1爪部(21)及第2爪部(22);和与所述第1爪部连接且藉由向第1压力室内的工作液的供给旋转驱动所述第1爪部的第1回转执行器(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液压进行钳爪(Gripper)的开闭的机器人钳子。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内窥镜手术等中使用机器人钳子。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图7的7A所示的利用液压进行钳爪103的开闭的机器人钳子100。该机器人钳子100由手动操作。
具体而言,图7的7A所示的机器人钳子100包括操作部主体101、插入管102以及钳爪103。操作部主体101上设置有钳爪103用的开闭操作部104。
钳爪103如图7的7B所示与在导向筒120内滑动的活塞110连结。即,活塞110及导向筒120配置于插入管102的梢端部内。另一方面,开闭操作部104上设置有筒体140。筒体140与导向筒120由通过插入管102内的管130连接。筒体140内配置有缸150,推杆(pusher)160的小径部插入缸150内,推杆160的大径部从筒体140露出。
并且,若将推杆160推入筒体140内,则工作液从缸150内被推出,活塞110前进从而使钳爪103张开。在合上钳爪103时,操作杆180在使阀体170为开状态后将推杆160从筒体140抽出。藉此,工作液被吸入缸150内,活塞110后退从而合上钳爪10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606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图7的7A及7B所示的机器人钳子100中,使活塞110前进或后退从而开闭钳爪103。因此,在钳爪103的开闭时,除了进行直线运动的活塞110之外,还需要将该直线运动转换为用于使钳爪103开闭的旋转运动的机构。因此,机器人钳子100会大型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比以往小型化的机器人钳子。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机器人钳子具备:插入管;和设置于所述插入管的梢端的钳爪;所述钳爪具有:相互相向配置的第1爪部及第2爪部;和与所述第1爪部连接且藉由向第1压力室内的工作液的供给旋转驱动所述第1爪部的第1回转执行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由回转执行器旋转驱动第1爪部,能变更相互相向配置的第1爪部与第2爪部的间距从而使钳爪开闭。像这样,在钳爪的开闭时,无需用于向第1爪部的旋转运动转换的机构。因此,能使机器人钳子较以往小型化。
也可以是在该机器人钳子中,具备与所述第2爪部连接且藉由向第2压力室内的工作液的供给旋转驱动所述第2爪部的第2回转执行器。根据该结构,通过第1回转执行器及第2回转执行器来旋转驱动第1爪部及第2爪部,由此能使钳爪开闭。又,在插入管的梢端使第1爪部及第2爪部各自旋转移动,由此能使钳爪的开闭位置不仅向插入管的前方还向第1爪部及第2爪部旋转方向两侧分别改变。
也可以是在机器人钳子中,所述第1回转执行器具有:第1轴部;具有扇形状的第1凹部的第1壳体;遮盖所述第1凹部的第1盖;和第1叶片,所述第1叶片将由所述第1凹部及所述第1盖形成的第1空间分割成一对所述第1压力室,且藉由工作液的压力以所述第1轴部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第2回转执行器具有:第2轴部;具有扇形状的第2凹部的第2壳体;遮盖所述第2凹部的第2盖;和第2叶片,所述第2叶片将由所述第2凹部及第2盖形成的第2空间分割成一对所述第2压力室,且藉由工作液的压力以所述第2轴部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第1壳体及所述第2壳体一体形成。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第1壳体与第2壳体一体形成,能谋求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3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