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编码视频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71485.5 | 申请日: | 2017-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4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法布里斯·尤本;坦吉·普瓦里耶;法布里斯·勒林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互数字VC控股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9/176 | 分类号: | H04N19/176;H04N19/119;H04N19/147;H04N19/46;H04N19/103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倪斌 |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编码 视频 方法 装置 | ||
公开了一种用于编码视频的方法和装置。对于来自所述视频的图片的至少一个块,执行(602)第一速率失真优化,用于为所述块到至少一个第一子块的第一分裂模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块的编码参数。执行(609)至少一个第二速率失真优化,用于为所述块到至少一个第二子块的至少一个第二分裂模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块的编码参数。根据至少所述第一速率失真优化和所述第二速率失真优化,确定(613)用于编码所述块的最佳分裂模式。根据所述最佳分裂模式,对所述块进行编码(616)。在执行(609)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速率失真优化期间以及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块位于图片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块相同的位置时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块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块相同的宽度和相同的高度时,将在所述第一速率失真优化期间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块的至少一个编码参数用于(605)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块的所述编码参数。
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视频编码为比特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对视频序列的图片进行编码,视频压缩方法通常将图片划分成像素块集合。
在HEVC视频压缩标准中(“ITU-T H.265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10/2014),H系列:视听及多媒体系统,视听业务基础设施-移动视频编码,高效视频编码,推荐书ITU-T H.265”),圈片划分为大小可以是64x64、128x128或256x256像素的编码树单元(CTU)。可以采用四叉树划分对每个CTU进一步细分,其中四叉树的每片叶子称为编码单元(CU)。然后向每个CU赋予一些帧内或帧间预测参数。为此目的,CU在空间上被分区为一个或多个预测单元(PU),PU可以具有正方形或矩形形状。
将编码单元分区为预测单元是根据在比特流中用信号通知的分区类型来完成的。对于帧内编码单元而言,仅允许图1所示的分区类型2Nx2N和NxN。这意味着在帧内编码单元中仅使用正方形的预测单元。相反,帧间编码单元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所有分区类型。
四叉树加二叉树(QTBT)编码工具(“联合探索测试模型3的算法描述”,文档JVET-C1001_v3,ISO/IEC JTC1/SC29/WG11的联合视频探索小组,第3次会议,2015年5月26日-6月1日,Geneva,CH),提供了CTU表示,用于以比HEVC标准的单元布置更灵活的方式表示图片数据。四叉树加二叉树(QTBT)编码工具存在于编码树中,其中编码单元可以以四叉树和二叉树方式进行分裂。图2A中示出了编码树单元的这种编码树表示,其中实线表示四叉树分区,而虚线表示CU的二元分区。
通过速率失真优化过程在编码器侧对编码单元的分裂作出决策,该速率失真优化过程包括以最小速率失真成本确定CTU的QTBT表示。在QTBT表示中,CU具有正方形或矩形形状。编码单元的大小总是2的幂,通常为4到128。CTU的QTBT分解由两个阶段组成:首先,CTU以四叉树方式分裂,然后,每片四叉树叶子可以进一步按照二元方式划分,如图2B所示,其中实线表示四叉树分解阶段,而虚线表示在空间上嵌入四叉树叶子中的二元分解。
从图3可以看出,在引入了QTBT工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不同的分裂路径对指定块进行编码。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子CU(图3中以散列填充):
-要评估的当前CU(在图3中具有加粗边界)的水平分裂,得到上子CU和下子CU,随后是上子CU的垂直分裂,或者,
-要评估的当前CU的垂直分裂,得到左子CU和右子CU,随后是左子CU的水平分裂,或者,
-要评估的当前CU的四叉树分裂。
因此,为了确定包括当前CU的分裂配置的最佳编码模式,多次进行了左上子CU的速率失真成本的计算。
发明内容
根据本原理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编码视频的方法。对于来自所述视频的图片的至少一个块,这种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互数字VC控股公司,未经交互数字VC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1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