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0710.3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7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泳;魏东镐;朱荣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龙仁市器兴区贡税***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图案 第一树脂层 对比率 光学膜 凹纹 第二树脂层 液晶显示器 基底层 浮凸 隔开 相交 直接形成 偏光板 偏光片 折射率 相等 | ||
提供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包含其的偏光片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光学膜包括基底层及形成于基底层上的对比率改善层。对比率改善层包括第一树脂层及直接形成于第一树脂层上的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有不同的折射率。第一树脂层包括浮凸的多个第一光学图案、浮凸的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及凹纹部分,多个第一光学图案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开,多个第二光学图案与第一光学图案相交且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凹纹部分是藉所述第一光学图案与第二光学图案之间相交而形成。凹纹部分的高度较第一树脂层的高度小或与其相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对比率(contrast ratio,CR)的光学膜、一种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能够运作以在自背光单元接收到光之后经由液晶面板发射光。因此,液晶显示器提供良好的前对比率。然而,液晶显示器在其横侧处具有较低的对比率。已作出各种尝试以通过修改液晶面板或液晶结构来增大侧对比率。更高的侧对比率会使前对比率劣化。因此,需要在增大侧对比率的同时使前对比率的减小最小化,以改善可见性。
另一方面,液晶显示器被配置成使得显示屏幕不仅能够在右侧及左侧观看而且能够在上侧及下侧观看。已开发出着重于改善左侧及右侧的可见性的传统液晶显示器。因此,需要一种不仅改善右侧及左侧的对比率而且改善上侧及下侧的对比率的光学膜。
在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案第2006-251659号中揭示了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可在改善前对比率的同时改善在显示屏幕的包括朝上、朝下、朝右、朝左及对角线方向在内的所有方向上的对比率(contrast ratio,CR)。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可通过抑制在所述光学膜的制造过程中产生气泡或促进移除在所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来改善显示屏幕的品质且可轻易地由具有高粘度的组成物形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被形成为在所有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图案且不需要为符合显示特性而在特定方向上进行切割,藉此使得能够易于管理生产良率及库存。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包括:基底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基底层上的对比率改善层。所述对比率改善层包括第一树脂层及直接形成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上的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树脂层包括浮凸的多个第一光学图案、浮凸的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及凹纹部分,所述多个第一光学图案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图案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相交且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凹纹部分是通过所述第一光学图案与所述第二光学图案之间相交而形成。所述凹纹部分的高度较所述第一树脂层的高度小或与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所述高度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偏光板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一种液晶显示器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可在改善前对比率的同时改善在显示屏幕的包括朝上、朝下、朝右、朝左及对角线方向在内的所有方向上的对比率(CR)。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可通过抑制在所述光学膜的制造过程中产生气泡或促进移除在所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来改善显示屏幕的品质且可轻易地由具有高粘度的组成物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0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