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粒子以及发泡粒子成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8200.2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6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翔太;及川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SP |
主分类号: | C08J9/18 | 分类号: | C08J9/18;C08J9/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粒子 以及 成形 | ||
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制作模内成形性优异、拉伸特性优异的发泡粒子成形体的发泡粒子以及使用了该发泡粒子的发泡粒子成形体,所述发泡粒子是含有着色剂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发泡粒子,其表观密度为40~300g/L,平均表层膜厚度(a)为3~25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着色剂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发泡粒子及其发泡粒子成形体。
背景技术
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可以根据用途而成形为各种形状。并且,由该发泡粒子通过模内成形得到的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成形体,用于各种包装缓冲材料、汽车的碰撞吸收材料、建筑材料等广泛的用途。然而,将以往公知的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成形体用于座垫材料、运动垫材料、鞋底材料等用途的情况下,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粒子成形体的回弹弹性、柔软性以及复原性有时并不充分。
另一方面,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以下有时称为“TPO”)是柔软且回弹特性优异、压缩永久变形较小的材料。
作为该TPO形成的发泡体(以下称为“TPO发泡体”)提出有含有乙烯/α-烯烃多嵌段共聚物的发泡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845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332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将以聚丙烯类树脂或者聚苯乙烯类树脂等的热塑性树脂作为基材树脂的发泡粒子模内成形,由此可以得到所期望的形状的成形体,活用这些成形体的特性从而在各种领域中进行使用。为了充分地体现该发泡粒子成形体的机械物性,需要使发泡粒子彼此牢固地熔接。进而,在发泡粒子的模内成形中,要求能够得到与模具的形状一致的成形体。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以下的通过加压一级发泡得到的TPO发泡体:将TPO与交联剂、发泡剂、发泡助剂等构成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捏合,从而得到发泡性树脂组合物,将其密封在模具中,在加压状态下加热,然后将模具打开并进行除压使其发泡。但是,对于使TPO粒子发泡而成的发泡粒子以及该发泡粒子的模内成形法没有进行研究。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非交联的TPO发泡体珠粒,并公开有如下内容:将该发泡体珠粒状入铸模中,通过压缩铸模而压缩成形,通过利用蒸汽等热源进行加热而使发泡体珠粒熔接从而得到物品。然而,对于TPO发泡粒子的模内成形性没有进行任何研究。
因此,还不能够得到模内成形性优异的TPO发泡粒子。
进而,存在若使含有着色剂的TPO发泡粒子模内成形,则发泡粒子的熔接容易变得不充分的问题,或者存在若使发泡粒子充分熔接时,提高成形时的加热温度,则在脱模后得到的发泡粒子成形体中容易发生显著地收缩与变形(缩痕)的问题,已知与不含着色剂的情况相比,模内成形性降低。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因此,本发明人们以得到尤其是模内成形性优异的TPO发泡粒子为目的,发现通过采用以下所示的构成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
[1]一种发泡粒子,为含有着色剂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粒子的表观密度为40~300g/L,所述发泡粒子的平均表层膜厚度(a)为3~25μm。
[2]如方案1所述的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粒子的平均气泡直径(b)为50~250μm,所述发泡粒子的平均气泡直径(b)与所述发泡粒子的平均表层膜厚度(a)之比(b/a)为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SP,未经株式会社JSP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8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聚氨酯树脂及成型品
- 下一篇:紧固件保持材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