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泵机构以及饮料现调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67838.4 | 申请日: | 2017-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1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祐司;相原昌俊;横山拓己;酒井保文;池田龙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C5/00 | 分类号: | F04C5/00;B67D1/10;F16H1/06;F16H1/16;F16H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刘煜 |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输出轴 传递 第一离合器 离合器机构 饮料现调机 动力传递 泵机构 旋转轴 管泵 电机 左右配置 输出 第二管 俯视 垂直 | ||
提供一种能够构成尽管具备多个管泵但宽度方向的尺寸较窄的饮料现调机的泵机构。第一管泵(10)以及第二管泵(20)在比电机M更靠所述近前侧的位置并在电机M的左右配置为在俯视时第一转子(12)的第一旋转轴(13)以及第二转子(22)的第二旋转轴(23)垂直于输出轴S,将从输出轴S输出的动力传递到第一转子(12)的第一传动机构(30)具备第一离合器机构,该第一离合器机构将输出轴(S)向第一方向的旋转传递至第一转子(12),但不将输出轴(S)向第二方向的旋转传递至第一转子(12),将从输出轴S输出的动力传递到第二转子(22)的第二传动机构(40)具备第二离合器机构,该第二离合器机构将输出轴(S)向第二方向的旋转传递至第二转子(22),但不将输出轴(S)向第一方向的旋转传递至第二转子(2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机构,该泵机构设置于饮料现调机,使饮料从封入有饮料的袋状容器流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已公开有一种泵机构,该泵机构能够对设置于餐馆等的饮料现调机中所搭载的两个装有饮料的箱中袋(以下称为“BIB”)通过一台泵驱动电机而使饮料从各BIB分别流出。
该泵机构是管式,其设置于从BIB向下方引出的排出管的配管中途,通过挤压管来使饮料流出,该泵机构构成为:泵由带有与驱动电机连结的辊的转子、和在该转子的周向上夹着排出管而相对的管引导件构成,具备左右并排的两组转子且将各转子与一个正反转式驱动电机之间分别经由单向离合器而连结,并将从收容有饮料的两个BIB分别引出的排出管夹入各转子与管引导件之间,经由与驱动电机的正转、反转相应地旋转的转子而使饮料从各BIB分别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186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泵机构中,两台管泵的转子在驱动电机的左右配置成绕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因此,具备该泵机构的饮料现调机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容易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构成尽管具备多个管泵但宽度方向的尺寸较窄的饮料现调机的泵机构以及饮料现调机。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泵机构的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其为一种泵机构,设置于饮料现调机,使饮料从封入有饮料的袋状的容器流出,所述泵机构具备:第一管泵,该第一管泵设置在与封入有饮料的袋状的第一容器连接的第一管的中途;第二管泵,该第二管泵设置在与封入有饮料的袋状的第二容器连接的第二管的中途;以及一台电机,该一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管泵及第二管泵,所述电机配置成输出轴从该泵机构的里侧向近前侧延伸,所述第一管泵以及所述第二管泵在比所述电机更靠所述近前侧的位置并在所述电机的左右配置为在俯视时所述第一管泵所具备的第一转子的第一旋转轴以及所述第二管泵所具备的第二转子的第二旋转轴垂直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泵机构具备:第一传动机构,该第一传动机构将从所述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一转子;以及第二传动机构,该第二传动机构将从所述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二转子,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具备第一离合器机构,该第一离合器机构将所述输出轴向第一方向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转子,但不将所述输出轴向第二方向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转子,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具备第二离合器机构,该第二离合器机构将所述输出轴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二转子,但不将所述输出轴向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二转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7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