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伤口愈合肽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7257.0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0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A·劳卡斯;M·斯莫特;N·达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姆斯库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75 | 分类号: | C07K14/475;A61K38/18;A61P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3 | 代理人: | 康健;王思琪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细胞增殖 脯氨酸残基 颗粒体蛋白 伤口愈合肽 伤口愈合 二硫键 工程化 修饰肽 折叠 迁移 | ||
衍生自颗粒体蛋白的N末端区域的肽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或伤口愈合的活性。此外,可以将另外的二硫键工程化到这些肽中以改善或以其他方式改变肽的折叠。还可以修饰肽,例如在脯氨酸残基处,以改善肽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伤口愈合肽。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衍生自颗粒体蛋白的N末端区域的肽,该肽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或伤口愈合。
背景技术
颗粒体蛋白是蛋白质生长因子家族,涉及广泛的生理功能和疾病过程,包括胚胎发生,伤口修复,炎症和肿瘤生长1。人寄生肝吸虫麝猫后睾吸虫(Opisthorchisviverrini)分泌一种称为Ov-GRN-1的颗粒体蛋白家族成员,其最初从致癌吸虫的排泄/分泌(ES)产物中分离出来2,3。Ov-GRN-1是描述的第一种来自病原体的用于引起宿主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4,5。我们已经表明皮摩尔浓度的重组Ov-GRN-1在局部给药时在小鼠中诱导血管生成并加速伤口修复,这些结果表明肝吸虫颗粒体蛋白可能被开发用于治疗伤口6。
理解Ov-GRN-1的结构-活性关系将能够设计用于愈合伤口的最有效形式的该颗粒体蛋白。Ov-GRN-1的三维结构尚未通过实验确定,但已报道了几种物种的颗粒体蛋白的结构。确定的初始颗粒体蛋白结构是鲤鱼颗粒体蛋白-1;其包括通过六个二硫键在二硫键的梯形排列中交联在一起的四个β-发夹7。尽管观察到鲤鱼颗粒体蛋白-1的明确结构,但颗粒体蛋白的结构功能关系是复杂的,并且似乎高度依赖于一级序列。这对于人颗粒体蛋白尤其明显。哺乳动物颗粒体蛋白的前体蛋白(颗粒体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含有七个半颗粒体蛋白结构域,其具有约6kDa的分子量并在细胞分泌PGRN后通过蛋白水解加工成单独的颗粒体蛋白模块1。“半颗粒体蛋白(half-granulin)”单元称为paragranulin,其仅含有六个半胱氨酸残基8。
已经单独表达了七种人颗粒体蛋白模块,并且通过NMR光谱法分析了结构9。三种在溶液(A、C和F)中含有相对明确的三维结构,而其他的主要是结构不佳的二硫化物异构体的混合物9。人颗粒体蛋白A的结构包括类似于鲤鱼颗粒体蛋白-1的β-发夹结构,但在C末端区域存在显著的结构紊乱。在折叠良好的人颗粒体蛋白模块中,颗粒体蛋白A显示出对乳腺癌细胞系增殖的有效抑制,而相反,人颗粒体蛋白F刺激细胞增殖9。折叠不良的肽表现出弱的抑制或活性或没有抑制或活性。然而,应该注意,有限的活性可能是由于靶细胞中缺乏关键信号传导途径,和/或细菌中重组肽的产生诱导不完全/不正确的折叠。迄今为止,颗粒体蛋白活性和结合配偶体的范围很广,并且似乎依赖于器官和辅因子10-13。
用NMR光谱法进行的结构分析表明,鲤鱼颗粒体蛋白-1和人颗粒体蛋白A的N末端区域可以独立于C末端区域折叠14,15。仅含有两个二硫键的这两种颗粒体蛋白的截短类似物具有β-发夹结构,如鲤鱼颗粒体蛋白-1的30个残基的N末端结构域所示(图1)。
发明内容
令人惊讶的是,衍生自颗粒体蛋白的N末端区域的肽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或伤口愈合的活性。此外,可以将另外的二硫键工程化到这些肽中以改善或以其他方式改变肽的折叠。
本发明的广义形式提供了一种分离肽,其包含衍生自或基于颗粒体蛋白的N末端区域的氨基酸序列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肽,其包含、基本上由或由以下氨基酸序列组成:
1XnC 2XD 3XVYTCR 4XGQTC C/A RGLHGYGC 5Xm(SEQ ID NO:1)或与其至少7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姆斯库克大学,未经詹姆斯库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7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