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三维工件的具有改进的气体流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62348.5 | 申请日: | 201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0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伊莎贝尔·胡宾格;简·威尔克斯;纳维德·伊克巴尔;安德里亚斯·维斯纳;爱德华·吉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SLM方案集团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2F10/28;B22F12/40;B22F12/70;B29C67/00;B29C64/153;B29C64/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孟媛;姚开丽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三维 工件 具有 改进 气体 设备 | ||
1.一种用于生产三维工件的设备(10),所述设备(10)包括:
- 处理室(12),所述处理室容纳用于容置原材料粉末的承载器(14),
- 辐照装置(16),所述辐照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将电磁辐射或粒子辐射照射到所述承载器(14)上的原材料粉末上,以便通过增材逐层构造方法生产由所述原材料粉末制成的工件,
- 传输元件(22),所述传输元件允许将由所述辐照装置(16)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粒子辐射传输到所述处理室(12)中,
- 用于将气体供应到所述处理室(12)的气体入口(26)和用于从所述处理室(12)排出气体的气体出口(32),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被构造成在所述处理室(12)中产生保护气体流(F1,F2),所述保护气体流用于保护所述传输元件(22)免受存在于所述处理室(12)中的杂质污染,
其中,
所述气体入口(26)包括板状的可透气的多孔部件(36),所述板状的可透气的多孔部件设置有随机分布的孔并且形成所述气体入口(26)的气体入口区域(A),其中,所述气体入口(26)的所述板状的可透气的多孔部件(36)布置在所述处理室(12)的第一侧壁(38)中,所述处理室(12)的所述第一侧壁(38)布置成与所述处理室(12)的容纳所述气体出口(32)的第二侧壁(40)相对,以及
- 用于将气体供应到所述处理室(12)的另一气体入口(42),所述另一气体入口(42)具有气体入口孔(44),所述气体入口孔在所述气体入口(26)的所述板状的可透气的多孔部件(36)下方容纳在所述处理室(12)的所述第一侧壁(38)中,以及
- 在所述气体入口(26)上游的挡板,所述挡板用于使气体分散掠过所述气体入口(26)的所述板状的可透气的多孔部件(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
其中,所述气体入口(26)的所述板状的可透气的多孔部件(36)包括烧结材料和/或纤维材料,和/或开孔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
其中,所述气体入口(26)的所述板状的可透气的多孔部件(36)由包括不锈钢、青铜、钛和/或镍基合金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
其中,所述气体入口(26)的所述板状的可透气的多孔部件(36)具有介于20%至90%之间的孔隙率,和/或具有介于1μm至10μm之间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
其中,所述气体入口(26)的所述板状的可透气的多孔部件(36)包括多个部段,所述多个部段对从其中流过的气体具有不同的流动阻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
其中,所述气体入口(26)的所述板状的可透气的多孔部件(36)延伸穿过所述第一侧壁(38)的整个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
其中,所述气体入口(26)和所述气体出口(32)以如下所述的方式构造和布置,所述方式即,使得产生所述保护气体流(F1,F2)的第一气体流(F1),所述第一气体流具有背离所述传输元件(22)的流动方向分量(v1),其中,所述另一气体入口(42)和所述气体出口(32)以如下所述的方式构造和布置,所述方式即,使得产生所述保护气体流(F1,F2)的掠过所述承载器(14)的第二气体流(F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
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适于将对所述处理室(12)的气体供应控制为使得经由所述气体入口(26)到达所述处理室(12)的气体的体积流量大于经由所述另一气体入口(42)到达所述处理室(12)的气体的体积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LM方案集团股份公司,未经SLM方案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23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铸造和轧制线
- 下一篇:烧结轴承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