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0320.8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1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金尔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表示 元件 | ||
一种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聚酰胺酸和该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以及有机溶剂,所述聚酰胺酸是使用以10:90~90:10的比率包含下述式(1)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和脂肪族四羧酸二酐的四羧酸以及包含下述式(2)所示的二胺的二胺而得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液晶表示元件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使用其的液晶表示元件。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液晶装置被广泛用作个人电脑、手机、电视接收机等的表示部。液晶装置例如具备:夹持于元件基板与滤色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对液晶层施加电场的像素电极和共用电极、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性的取向膜、转换对像素电极供给的电信号的薄膜晶体管(TFT)等。作为液晶分子的驱动方式,已知有TN方式、VA方式等纵向电场方式;IPS方式、边界电场切换(以下称FFS)方式等横向电场方式(例如专利文献1)。
而近年来,液晶表示元件和有机EL元件在生产工序中的经济性也非常重要,因此要求元件基板的再生利用。即,由液晶取向剂形成液晶取向膜之后,在对取向性等进行检查而有缺陷发生时,要求可以简便地实施从基板去除液晶取向膜并回收基板的再加工工序。但是,由以往提出的液晶取向剂所得到的液晶取向膜反而是以后烘烤之后不溶于有机溶剂等来减少膜损失作为目标。另外,即便将目前为止已对再加工性进行过研究的液晶取向剂的构成直接用于横向电场用液晶取向剂的构成中,也不一定能达成所期望的目的,有必要再次对液晶取向剂的再加工性优异与否进行实际评价,并对最合适的组合物构成进行再三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677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再加工性优异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
本发明人等为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由包含特定的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和脂肪族四羧酸二酐的四羧酸以及具有特定结构的二胺而得到的聚酰胺酸和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聚合物,能够获得再加工性优异的液晶取向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由此,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的发明,其具有下述主旨。
1.一种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聚酰胺酸和该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以及有机溶剂,所述聚酰胺酸是使用以10:90~90:10的比率包含下述式(1)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和脂肪族四羧酸二酐的四羧酸二酐成分、以及包含下述式(2)所示的二胺的二胺成分而得到的。
(式(1)中,i为0或1,X为单键、醚键、羰基、酯键、亚苯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亚烷基、碳原子数2~20的支链亚烷基、碳原子数3~12的环状亚烷基、磺酰基、酰胺键或者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基团,其中,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任选被选自酯键和醚键的键中断,亚苯基和亚烷基的碳原子任选被选自卤原子、氰基、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和卤代烷氧基中的1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
式(2)中,Y1为具有选自由氨基、亚氨基和含氮杂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结构的2价有机基团,或者为选自在氮原子上被热脱离性基团取代的氨基、亚氨基和含氮杂环中的2价有机基团,B1、B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0的烷基、烯基、炔基。)
2.根据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前述四羧酸二酐成分中的10~100摩尔%为前述式(1)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和脂肪族四羧酸二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0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